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74549
haitao
如果农民没了指望,什么都会发生了
农村供孩子读书像“赌博”

--------------------------------------------------------------------------------

● 肖静(本报北京特约)

 前天下午,16岁的张小亮在北京火车站西站的候车厅里伤心地哭了一个多小时。他买的到家乡河南开封的票丢了。

  张小亮说,他是借别人的钱买的票。三个月前,他偷偷地跑到北京找到在北京干修缮房屋的表哥,表哥的生意也很难,就劝他回家好好读书。

  张小亮的家在开封杞县农村,家里四口之家靠三亩多地为生,父亲在家里干点木业活,其他别无收入来源。有天回家他向父亲要30元人民币(约6新元)的辅导书钱,父亲和母亲把家里找了个遍,也没能凑齐。他的父亲和母亲难受得哭了起来。

  正在读初中二的张小亮说,他想上学,但担心家里拿不出学费了。在北京的日子,他很羡慕那些有钱的人家,他说,能成为城里人,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

  张小亮不是“逃学”到城市里挣钱的唯一一人。在北京西站回家的民工群里,可发现一张张透着稚气的脸。

  这些孩子,大都是该上中学的年龄,他们迫于各种原因,中断学业加入打工的大军中。“贫穷实在上不起学”和“考上大学找工作难”是他们选择打工的两大原因。

子女上大学

欠下沉重债务

  据《农民日报》日前报道说,由于日益昂贵的学杂费,一些家庭因教致贫,家长背上了沉重负担。农民臧耀平对该报记者说,供孩子上学就像一场赌博,初中、高中的费用已经给家里带来沉重的负担,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孩子考上大学家里会背上一个更大的包袱,大学毕业能否找到好工作仍是未知数。面对这些未知数,家长需要拿出大笔钱去“赌”。一旦这场赌博以失败告终,对于有的农村家庭而言,有可能要用许多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来还债。

  最讲实惠的农民最看重眼前的利益。“供孩子读书就像一场赌博”,在中国农村一些地方成为普遍的观念。在张小亮的老家,1000多人的村里,考上大学的只有五人,这五人毕业后,都在城市里谋到一份工作,但大都替人家打工,只有一人在城市里做教师,成了“国家的人”(农村里称能拿国家发工资的人为国家人)。这五人所在的家庭大都很贫穷,没有因他们的子女考上大学而改变贫困,反而因子女上学而欠下沉重的债务。

  中国有关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三农”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是个系统问题,尽管这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但要改变目前中国农村现实还需一定的时间。

  “三农”问题专家冯翔接受本报电话访问时说,现在,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农民生活提高的好政策,但这些政策一方面要视基层政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一方面则还要制定振兴农村、全面系统的政策。

  他认为,这些全面系统的政策还不够。农村教育、农村社会文明、农村基础建设、农村政治建设、农村与城市对口支援等等都应该有强力的政策支持。

  社会学家原辛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认为,“给农民注入希望,比给农民们物资援助显得更为迫切。农民最大的希望就是生活无忧愁,孩子有出息。构建和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流,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渴望过上文明的生活,中国政府一定要适应这种民意。”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