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美食天地ORG: 贴子 748727
summerrose: 新闻
审批怎可能破解 幼儿园高收费怪状?
作者:海都资讯网 文章来源:海峡都市报社 更新时间:2009-5-8 2:46:00

N乐毅


北京市教委学前处负责人日前表示,北京正研究改变现行民办幼儿园收费仅需报市教委备案的政策,拟通过区县审批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遏制幼儿园高收费现象。(《北京晨报》消息)

“上个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天价幼儿园是民众极为不满的怪状,媒体也常曝光,探讨解决之道。要彻底解决问题,理想状态是学前教育回归公益性质,如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实行免费学前教育,而即使没有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公立幼儿园的收费也很低廉———简单说,政府得出钱。但从现实角度看,现在要我国政府把学前教育负担起来,未免超前了。

所以,解决之道还得依靠民间力量。核心的一点措施,就是降低现在过高的幼儿园进入门槛。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幼儿园、托儿所办园、所条件标准(试行)》中把办园条件分为基本、一般、较高三个层次。其中办园面积一项,“基本”为628平方米和907平方米,“一般”为840平方米和1190平方米,“较高”为1000平方米和1380平方米。

一般幼儿园真的需要这么大面积么?我曾听一位老幼儿园园长讲过,解决目前幼儿园求大于供的办法,就是允许家庭幼儿园的存在,只要师资、卫生、安全有保证,50~100平方米的面积就足够了。只不过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会增加不少,也要多担责任。

指望通过审批遏制幼儿园高收费,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幼儿园高收费的背后,是市场的刚性需求摆在那里,审批不可能减少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审批很可能产生权力寻租,导致腐败。此外,公立幼儿园同样存在高收费,甚至收费还更离谱———通过审批民办幼儿园遏制高收费,似乎有违公平监管原则与排斥打击民办幼儿园之嫌。
--------------------
每月4千 北京天价幼儿园怎么经过审批的
http://www.huanqiu.com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友评论条 进入论坛 2008-11-27 07:50
北京幼儿园入园难收费高陷入发展怪圈
广州幼儿园学费调查:公立幼儿园捐助款一半自用
人大常委吁规范幼教收费:天价幼儿园已不是少数
1 2 [下一页]

  京城居,大不易。不仅百物腾贵,而且孩子连幼儿园都上不起。据统计,京城私立幼儿园均价每人每月3000元到4000元,这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如果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就得将收入的一半以上都送给幼儿园。再加上孩子的其他费用,剩下的钱,孩子的爹妈,连吃饭都困难。这还是均价,事实上,每年交10万元的幼儿园,比比皆是。在“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蛊惑下,但凡有点能力,咬牙、甚至借贷,也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儿园。
推荐阅读

央视播贪官错用市民照
两位"陶建国"除了名字相同外,形象大相径庭。贪官戴眼镜且精瘦,而陶先生却胖胖的。
力拓再度向中国示好 称愿新合作
[资讯] “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引热议
[资讯] 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安排公布
[财经] 地产商与售楼女那点事(组图)
[科技] 无法想像的奇妙蚂蚁世界(图)
[健康] 专家甄选13种适合中国人的食物
[健康] 深解大脑秘密!教你提高记忆力
散布“胡斌替身”谣言者被拘
[旅游] 揭秘!朝鲜女性从来不穿裤子
[旅游] 实拍新加坡!竟只有北京一半大
[历史] 60年代美军餐会上艳舞表演
[历史] 毛泽东表弟缘何成了军统特务
[汽车] 20款跌势最猛的热销车推荐
[爱丽]绝不能,告诉男友的七件事情
[爱丽]4款超市开价面膜 实惠又好
[爱丽]吃土豆的5个好处和3大禁忌
[爱丽]高血压不用长期服药--大揭秘


  口号仅仅是广告,跟所有的商业广告一样,只是掏人口袋的诱惑而已。事实上,儿童的培养,根本无法类比田径比赛,基本上不存在所谓起跑线上的竞争,把知识学习的竞争引入幼儿园,从学龄前就开始,不仅数学、语文、外语提前开课,而且琴棋书画一起上,说白了无非是摧残儿童,让孩子早早丧失童年。


  商家挖空心思提出口号,制造商机,从来如此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政府部门的缺位。商家忽悠人时,政府部门加上有关专家,从来不出来说话,多半选择不作为。反而为商家的造势大开绿灯,各种论坛、研讨会,一个接一个,专家无论懂与不懂,都昧着良心,论证所谓早期教育的必要(在其他领域也如此办理),政府有关部门见了,就当没看到。


  仅仅如果装没看到也好,事实上,京城每个天价幼儿园能够进驻居民小区,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为什么偏偏让这样打着双语教学、高密度培养的幼儿园进来?而且灌输烈度越来越高(至少从宣传上看是如此),入园儿童负担越来越重,难道审批者审批的时候,一个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都不咨询吗?难道审批者不清楚这些私立幼儿园,根本不是在做教育,而是在经商牟利吗?现在,谁要是拿到一个好的小区的进入证,等于是开了一个没有任何风险的金矿,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审批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据说,惟有来头大的人,才能搞定。

按道理,学前教育,也是一种公益事业。但是中国目前的《教育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像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中学,即使有天价贵族学校,由于普遍的公立学校的存在,尚不足以对一般平民子弟上学构成威胁。在学前领域,商家钻法律的空子,而政府部门也乐得退出,放弃责任。天价幼儿园高歌猛进的同时,原来政府办的公立幼儿园一个接一个地关停,街道宁可将场地收回出租给人办公司,也坚决不办幼儿园。结果,北京逐渐变成天价幼儿园的一统江山,已经站稳脚跟的这些幼儿园,结成价格联盟,反正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商家已经将什么起跑线理论炒热的情况下,有哪个家长敢冒让孩子“输掉”的风险,将孩子留在家里呢?于是,家长们含泪忍痛,也得伸出脖子让人去宰。


  中国的事情很奇怪,凡是有利益,但完全可以由市场来调节的地方,说是民进国退,实际上却是国进民退。反过来,需要办公益的地方,需要社会责任的地方,却事实上是民进国退,政府退到完全不作为,只在家里审批的高尚境界,闭门家中坐,利从天上来。乐了办园的商家,乐了关门自保的政府,却唯独苦了孩子。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