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情理法。。。。。。。。合法不一定就是好现象,附:国外怎样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
[阅读: 268] 2009-12-02 01:54:16
这样的事情对其他家长、同学的震撼是很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国外怎样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
日本的中小学都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作了严格、具体的限定。据调查,此举得到了九成富裕家庭父母的欢迎。
在美国,对学生是否该着校服上学一直存有争议,但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坚持“校服制”,而且赢得了八成以上父母的支持。支持者们并非认为身穿校服能强化集体主义精神或爱惜学校荣誉,而是认定“千篇一律”的校服尽管从表面上看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贫富孩子在服装上的优劣差别,避免了对穷孩子自尊心损伤的可能。
在加拿大,中小学大多向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当然午餐的档次完全一样,因而孩子无论贫富,吃的完全相同。
即便在贫穷的肯尼亚,有幸收到救助的小学,也会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份救济品(如寒衣或食品)——不论孩子是贫是富。有人有疑问:富家子弟也许并不缺这份救济品,“照发”是否意味着一种浪费?而学校坚持认为,让大家都能领到一份,穷孩子便会大大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摘自11月24日《羊城晚报》作者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