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12] 2009-12-10 15:02:30
广州有个珠江新城,是政府规划出来的新中央商业区。在这里,新的办公大楼和高档住宅近年来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看上去却是空空的,感觉更像华丽的空壳子。
以市场数据来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无论是办公大楼或高档住宅,一般推出市场后不久就被抢购一空;以每平米的价格来看,经过去年底至今年初的一小段下调期后,价格已恢复稳步攀升的趋势,一些广州人甚至认为珠江新城的房价涨到了遥不可及的水平。
有人买却没人用真的健康么?这些办公大楼和高档住宅的租金不但没有像楼价那样稳步攀升,一些甚至停滞不起;广州的楼市明显被炒热,甚至已出现了泡沫。
除了广州外,上海和北京也如此,著名独立房地产评论人牛刀近日就发表文章说,中国的白领中有50%由于负债过高可能会在未来两年的通胀中陷入资不抵债的情况。
也有中国媒体报道,“挤出效应”已显现,武汉等二线城市房价狂飙。据报道,高房价的压力开始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向武汉、合肥、长沙、济南、西安等二线城市蔓延;原因之一是,目前已经有不少在一线城市无力买房的潜在购房者担心房价上涨形势继续蔓延,开始有了在家乡所在的二线城市购房的打算。
中国各地的房价不断攀升,其实是预料中的事,中国经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备受看好,热钱大量涌入,据中国官方估计,今年流入中国的热钱至少有近1000亿美元(约1391亿新元);另外,由于环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原本要对房地产市场采取的紧缩政策被迫推迟,不但如此,为了刺激内需和经济,银行放贷的条件放松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因此多了一个催化剂。
很多分析师、经济学家、甚至是政府官员此前都认为,只要拿捏到味、政策妥当,依赖房地产市场来拯救中国、保8%增长,是可行的策略,尤其是在面对环球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但迪拜近期的遭遇却给这个策略泼了一大盆冷水。
迪拜当局近日宣布,受巨额债务困扰,其主权投资实体迪拜世界公司将重组,公司所欠约590亿美元债务将至少延期六个月偿还,延期债务占到迪拜政府全部约800亿美元债务的四分之三;全球股市受此消息影响而立即大幅下挫。
值得一提的是,迪拜的主要产业不是石油,迪拜作为阿联酋联邦中的一员,只占有其石油资源约的2%,而且这些石油资源将于2010年枯竭;在这样的背景下,迪拜转向服务业,主要是走高借贷开放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道路。
迪拜的教训有很多,但最大的莫过于对高借贷开放房地产业的盲目依赖,迪拜危机的成因是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资金链断裂,大量工程停工;中国目前其实也有这样的“通病”,今年的房价大涨,大城市频频出现“地王”,而房地产炒得火热,如果价格一旦下滑,迪拜式的危机就会在中国重演。
房价不可能无缘无故下滑吧?
中国和迪拜还有另一个“通病”,是彼此都属国际热钱垂青的市场,迪拜现在欠债权人的金额约为600亿美元,中国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618亿美元,其中约400亿美元是流入境内的热钱。热钱一旦撤出,中国的楼市就会受到重重的一击;热钱的“情绪”是难以预测的,影响它的原因包括炒作、政治因素等。
中国当局不是没有预见到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威胁,过去几个月来也有一系列的动作,但由于环球金融危机的威胁仍在,动作都不果断。然而,改革的力度不足,行动过于迟缓都可能致命,中国应该吸取迪拜的教训,尽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以确保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