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7987
李颖: 现代化的中国
总结:现代化的中国

成就
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由上到下、有其自己特色的巨大变革,从贫穷、落后转变为一个日益现代化的国家,而且正在发生有可能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生活水准的全面提升。现在的中国只有12%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大多数人民享有食品、住房、医疗等生活必需品。中国,再加上越南,这两个前共产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第三世界国家。

1949年以前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而现在已经下降至不到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仅为35岁,而现在则达到70岁,比一般第三世界国家要高10岁左右。

中国的城乡医疗保健系统主要集中在疾病的预防上。中国已经在1950年代末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94年基本消灭丝虫病,1995年消灭骨髓灰质炎。中国政府正在计划在短期内消灭麻风病,在来年消灭碘缺乏症。虽然人口的寿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又由于1970年代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正在稳步下降。因此,中国已经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人口过剩和营养不良的问题,所以,中国保持稳定的前景将会相当好,而一个持续的增长也是可能的。

问题
然而,这样的成就应该从宏观上来看。也应该注意到在相同的被战争破坏的德国和日本,以及附近的亚洲四小龙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都取得了相似的成就:人均寿命和识字率的提高,更高的生活水平。虽然中国现在正在享受空前的增长,但是这些都是在毛泽东时代以后才得以实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新中国的工业基础都是在毛泽东时代打下的。正因如此,改革开放后,引进的大量外资可以直接用于投资建厂,不必为资源等事担心。德、日及“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大陆)相比,面积和人口都要小得多,所面临的困难比起拥有数亿人口的中国大陆来说,虽不能说是微不足道,但实在是少太多了。而且有一点很重要: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没有遭到向中国大陆一样的国际封锁。

政治改革和贪污
与中国的经济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进程缓慢,政府将社会稳定视为第一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很少有人会认为中国将很快实现民主,但大多数人相信,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化将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大陆很多人认为一党统治更为有效率,而政治改革应该改革的是党管理的方法,而不是结束共产党的统治。近年来,基层直选普遍展开,但是更高层的民主直接选举依然没有实现。在中共新领导人上台后,很多人对进一步民主化抱有期望,而最近的一些事件,如孙大午、“不锈钢老鼠”等的被释放以及胡锦涛的党内民主等讲话,也似乎表明新领导人愿意在有关问题上进一部开放。不过要政治体制的全面开放,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并不意味着独裁,追求民主也不等同于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包括江泽民在内的很多领导人都强调,腐败可能导致共产党失去民心。民意调查也显示腐败是人民最不满意的地方。虽然中共不断加强反腐败力度,还是有人批评政府是选择性办案。有评论认为中共不愿查办一些较高层的领导人,而查办时往往是为政治目的而非司法调查。尽管如此,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如加强法制体系与执法体系等。

中国领导人了解到媒体是反腐败的重要力量。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已经放松,引入市场机制,使得更多媒体开始报导有关问题。但当当局认为某些报导太过火时,依然会查封相关报社或解雇某些记者。参见中国媒体。

互联网与手机短信的出现令政府控制媒体的能力下降。而香港媒体在基本法的保护下,也越来越深地报导内地较敏感的新闻。

台湾问题
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以及西藏和新疆的独立运动大大受到控制,主要的突出问题是台湾问题。陈水扁在2004年台湾总统大选中胜出(还有争议)并已就职,使得海峡两岸的关系又进入了不稳定的时期。
DISSEN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PATRIOTISM !

--Thomas Jefferson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