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412] 2010-05-04 12:44:24
关于装逼 转
2010-05-01 14:09:58 来自: camus
我认识一个90后的女文青,经常把“操”和“装逼”挂在嘴边的那种。那会儿听说她从美院辍学,理由是:不待见那群装逼犯。舒如以前和我说过美院的传统,这个系如此如此,那个系如何如何,我只记得她说:雕塑系的人是最激进的。对,她用的是“激进”,虽然后面接着说的已经不是“激进”所能形容的了。从一个人所用的形容词可以看得出他的许多态度。
新年听南噪专场,口号是“打倒装逼犯,不要相信文艺青年”,再奥特曼的人也看得出这是一种自嘲:在这个咄咄“逼”人的年代,“牛逼”用来说的是别人,“傻逼”和“装逼”用来说的是自己,但她这个铁杆粉丝却领会不到,朋克之后是一群西装革履的民谣,她竟抢过麦克风叫人家脱西装解领带,主吉他手冷冷地说:如果你只能欣赏刚才那样的表演,那恐怕你要失望了。
有一回那姑娘的男朋友递给我一根烟,她很顺手地挡下,不忘揶揄道:纯哥不抽烟不喝酒。我忽然想起上一那次活动过后,我和她还有另外一个姑娘坐地铁回去,一路上她把当天到场的所有男性贬了一通,用的全是血淋淋的词汇,说到我脸上火辣辣的,不知她回去会对我如何毒舌。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种很奇特的双重标准:她可以很自豪地和别人炫耀自己月入5K,但一个公务员出于礼貌回答她月收入的问题在她看来是绝对的装逼;她可以很自信地告诉别人说她五岁看《厚黑学》,中学读黑格尔,但如果别人想深入探讨思想领域的其他问题,那此人必定是装逼犯无疑了;她为自己是某个自由组织的成员而骄傲,甚至把某些自由主义者当作自己的恩师,但当她的组织和恩师不在,其他任何谈论中国政治问题的自由主义者确实装逼得不能再装逼了。当她自得地向所有人宣布她最讨厌装逼犯的时候,我有种想吐血的感觉。
当然,她也不是无章可循:她是跟着感觉走,其他人就跟着她走好了,这样才能相安无事。在一个公共小组的Q群里,我看到一个又一个年龄比她大好几岁,因为不肯喊她“姐”、因为不够恭敬、因为不够帅、因为对她说“不”而惹恼她,被她狗血喷头再踢出群的可怜虫,这种时候,“操”和“装逼”又轮番上阵了。你不附和我?那你就是装逼!装逼就把你操翻!
我曾经和另一个人稍稍提到一点,我说的是:为什么她会有这么多矛盾?那人说:你不懂她。我说:茫茫人海,谁又有义务去懂谁呢?所以她的做法我更难赞同。张爱玲说过什么“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其实不懂得更好,因为别人不懂自己,所以我们才会反省到:别人一定有着我不懂的地方,因此对于别人之与我们相异之处,我们也更容易宽容。所谓“装逼”,无非是别人以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南噪的人是深深明白这点:因为自己也装逼,所以对于装逼的人,我们可以报以宽容的微笑甚至同谋的哈哈大笑。但她不明白,我常常看到她那些刺目的辱骂,就像朝那些人脸上一巴掌一巴掌地扇,同时对任何妄图阻止的人都投以震慑的眼光。
美院是个好学校,听舒如说雕塑系学生的“行状”,我脑海里浮起的不是“装逼”两个字,而是无比的艳羡:只有足够兼收并蓄的学校才出得了这么特立独行的学生。我想起中学时我被同学挤兑的情景,把莎士比亚藏在抽屉里,下课是不敢看的,怕被耻笑,上数学课时偷偷看。大学第一次在图书馆碰到同系的两个女生,我下意识想把书放在身后,她们却拿过我的书看,惊奇地说,咦,你看这么深的书?好厉害!大一寒假前一天我和小明哥说在宿舍看康德,午饭时他发信息给我说:康德,吃饭了,楼下等!那所以浮躁闻名的学校就这样包容了四年。
我问过她为什么不想回美院,她说一是人装逼,二是文凭对她工资的提高基本没帮助,她有个师兄毕业,月入才两千多,比她现在都差得远,我拐弯抹角地说:如果你没有喜欢上的课,那种氛围不能让你想安静下来读一些书或者做一些工作后做不了的事,那你确实没什么必要回去。这是一个精神上被打了激素而过快生长的人,我突然觉得她错过了很多东西,因为错过了这些,她永远不懂得如何去宽容她所谓的“装逼”。
我为什么对她这么感兴趣?因为她很能代表社会上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逻辑混乱,从她喜欢骂人装逼这点看,好像有点推崇“真性情”的意味,但她却容不得别人真性情地反对她;她最自傲的,莫过于自己才华、智力和品位,这点颇似一些精英主义者,但她往“精英”上面抹了一担又一担的狗屎,臭得任何人在她面前都不敢提一点点阳春白雪。
无独有偶,我在某高知女性的言谈里也看到类似的症状。在豆瓣这种右倾的网站,她经常以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形象出现,怒斥众右派青年无知者无畏,没有读过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便妄加批驳,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些人反讥说:狗屎臭,何必吃过才知道?我依然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但很快我便知道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也仅是建立在一些二手资料的阅读上,面对同样的质疑,她居然也以“狗屎臭,何必吃过才知道”这样的腔调回应,我顿时失望透顶,那阵我在豆瓣说:以三十岁的年龄来看,某人对道德和哲学的认识依然属于不学无术的范畴。
这时有人会说:难道我们不能有自己的好恶?我觉得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很多态度只是一种偏好(preference)是最好不过了,你说“我讨厌你”,别人一样可以说“我也讨厌你”;我大喊:我讨厌马克思主义,同样别人也可以喊:我讨厌自由主义。但骂别人装逼之余自己也装,摆出一副讲道理的架势,用的却是“我讨厌这个,讨厌那个”的逻辑,这不是精神分裂吗?最傻逼的还是我,每次总以为别人的态度总有他们的道理,绕了地球一圈才发现他们的嘴巴和身体是南辕北辙;总想着尊重别人的格准,但他们的格准连他们自己都不遵守。作为一个康德主义者,我感到在中国前途渺茫。
——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