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22] 2010-05-13 00:36:56
“老总购得经适房”须检讨审核制度
类别:社会民生 浏览量:25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5-13
作者:残书铁剑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 梅林议村
经适房实施这么多年了,其效果究竟如何?实际意义究竟多大?相关部门有否做过科学的调查或者总结?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名注册资料经过多次更改、公司接过近百万大单的企业老总杜伟峰,购得了经适房。此消息一出,不难想象公众的反应如何。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反应,让人不由得深思,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老总购得经适房”?
就现状而言,杜伟峰获得经适房从“程序”上来讲无疑是“合格”的。然而,记者的调查无疑印证了大多数人的猜疑,杜老板经过两次股权变更、而且每次都正好踩在了“点”儿上:一次是经适房申请之时,另一次则是在入伙第一天,如此巧合并非天意,足见其“用心良苦”。尽管在记者采访之时,杜老板大吐苦水,然而其非常“凑巧”的两次股权变更,所开的汽车及25万元股份6万元即转让的“割肉”之举,无疑都是待解的谜团,也只能等待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
然而,如果连老总都能合格,那么其公司员工岂非个个合格(当然前提是有深圳户籍)?推而广之,深圳会有多少人可以合格地购得经适房?即使我们相信杜老板所说的属实:以前一直租房,公司没有多少钱,自己更是不得不卖掉股份来“装修”———如此一来,该如何看待居住在深圳的人群?连一位老板都不得不出此下策以购得一套经适房,比他收入低的人群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住房问题?老板可以转让公司、卖掉股份,其他人呢?大多数人肯定都是无此资本的。这样一来,经适房的作用便会大打折扣,这就更令人疑虑了。
即使不再拘泥于“老总购得经适房”这一案例,也已经有足够多的事实发人深思:经适房表面上是解决一部分人群的住房问题,然而实施这么多年了,其效果究竟如何?实际意义究竟多大?相关部门有否做过科学的调查或者总结?政策的实施不能仅仅是“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天”。否则,“看上去很美”的经适房却难保不会成为某些人的大餐。
最后,不论“老总购得经适房”中各方说法的真实性如何,也不论其有怎样的结局,主管部门在深入调查之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经适房申请的审核制度?“老总购得经适房”是不争的事实,公众的疑问更是无比真实,既然如此,审核制度该何去何从?总不能就这么一直“破绽”和“漏洞”下去吧?
窃以为,这些才是“老总购得经适房”事件发生之后,最应被关注和思考的。 □残书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