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818474
haitao
从“上铺的兄弟”到“跑腿的伙计”
跑腿族
类别:时事评论 浏览量:172 版次:AA30 版名:众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5-27
作者:武洁 刘昌海 李君超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大学校园内出现特殊群体“跑腿族”。主要由家庭贫寒的大学生组成,专门为“偷懒”的同学跑腿拿外卖、领包裹、送东西,收入每月在500元左右,可抵生活费。专家称学生雇员造成关系不对等,高校应制止此类行为。(《青年时报》5月26日)

从“上铺的兄弟”到“跑腿的伙计”

事实上,高校“跑腿族”的产生,以及这一现象所透露出的大学生群体的分化,真正的根源其实并不在高校和大学生本身,它不过是真实的社会影像在高校和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微观呈现罢了。现实中,大学早已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社会对于高校的影响更是无孔不入。既然上一代之间就有着天壤之别,指望同一所校园内的“富二代”与“贫二代”们平起平坐,即便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也终究缺乏现实的基础。必须挣钱谋生读书的“贫二代”最终成为“富同窗”的跑腿族,也就一拍即合,并不意外了。

一言以蔽之,高校“跑腿族”所暴露的不平等,其实并非大学生的错,当社会贫富差距、地域差距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时,“上铺的兄弟”成了“跑腿的伙计”,也就并不意外了,而寄望于高校和大学生自己来弥合这道别人制造的裂缝,则多少有些强人所难。 □武洁

“跑腿族”靠劳动挣钱,何来“不对等”?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指的是人格的平等,而不是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完全等同。学生之间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正视这种差异,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差异,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获取报酬永远是高尚的,“跑腿”的学生并不比“偷懒”的学生低贱,他们以这种方式赚取生活费,不但不应该制止,而且还值得鼓励和提倡。

我们熟知的洪战辉就是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的典型,他也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正如洪战辉说的那样,贫穷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通过奋斗改变贫穷的劣势才是最重要的!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深入人心。需要靠劳动赚钱的不仅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也应该包括那些并不缺钱的富裕学生。 □刘昌海

大学“跑腿族”背后的双重缺失

有反对者主张高校应该制止此类行为,但问题是,高校禁止此类行为之后,那些贫寒学子的生活费从哪里来?很多学生不惜累垮了自己的身体来跑腿,说白了就是为了赚一点生活费。而这就引出了“跑腿族”背后的根本问题,即学校贫困生扶助政策,以及大学生实践平台的缺失、途径的狭窄,而这两点恰恰是作为高校不应有的双重缺失。

首先,之所以出现“跑腿族”,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学校的贫困生扶助措施有问题,试想,如果贫寒学子生活费无忧,或者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获得一定收入,谁还累死累活地一趟赚一元钱?

其次,还有些大学生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赚生活费,而是把“跑腿”当做一种实践和锻炼,那么跑腿者大量出现本身折射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太缺少实践锻炼的平台,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教育,渠道少,选择少,盲目性大。

因此,作为高校要正视贫寒学子的困难,看到学生自立性锻炼的渴望,一方面完善贫困生扶助政策,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课外实践等加以积极教育和引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只有如此,“跑腿族”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进化发展。 □李君超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