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819662
haitao
垃圾场
垃圾场
类别:时事评论 浏览量:156 版次:AA30 版名:众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6-01
作者:王石川 汤劲松 李松林


江苏滨海县有一个人气很火爆的网络论坛,由于教育局“做手脚”,最近该县教师在校园内均无法登录该网站和论坛。江苏省滨海县教育局领导称,被封论坛是少数人发泄不满的“垃圾场”,这个滨海论坛不光是教育局对它很反感,全县各大部门、单位都对它恨之入骨。(《扬子晚报》5月31日)

封论坛不如封嘴

“你可以摧毁花朵,但你不能阻止春天的到来。”你可以封闭论坛,却封闭不了正义;你可以屏蔽信息,却屏蔽不了真理;你可以为师生的表达设置障碍,制造麻烦,却不能遏制师生表达的欲望和翻腾的心声。在互联网奔袭的今天,还有人试图通过封锁论坛来钳制师生发言,真是愚不可及。因为封是封不住的,只能成为贻笑大方的徒劳谈资。

滨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愚不可及还在于,他们不仅要封,还擅自充当道德判官。比如,滨海教育局领导称,“滨海论坛”是少数人发泄不满的“垃圾场”。每个公民都有不容剥夺的知情、表达、参与和监督等等权利,把公民的正常表达诬告为瞎说八道,把公民履行合法权利诬告为人品素质差,这已经涉嫌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身为教育主管部门官员,竟然如此匮乏法治意识,令人愤怒;处在这样一个公民意识日益蓬勃、互联网日益深入人们生活的时代,畏网如虎,这样的官员竟然如此不具开放性,令人讶异;仅仅因为公民暴露了教育系统的内幕,履行了合法权益,就不惜动用权力封锁之,这样的官员竟然如此蛮横和傲慢,令人叹息。●王石川

封论坛的教育局究竟想树立怎样的教育形象

一个县的教育形象长得什么样,恐怕没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因为它是一个虚幻之物。国人倒是善于把虚幻的东西落到实处的,一般来说,一个县的教育形象,大概就是该县教育界领导的清誉。事实上也是如此:滨海县教育局分管电教工作的领导称,以前在论坛上发帖说各种坏话的老师,不少是人品素质和教学成绩较差的教师,他们不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学上,不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在学校管理和人际关系上碰到让他们不满的问题后,或对某个校长有意见时,不到教育局领导和纪检部门反映,偏偏喜欢到网上瞎说八道。

事情的根源就是这样的简单。不过,封网的前因后果之间的悖论也是明显的,一者,如果真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这个词本身就是戴有色眼镜的人才会说出)恶意攻击滨海教育,那么这个“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竟能翻起这样大的波浪,恰好说明“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言,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其所言非虚。反之,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角度来看,如果心中无冷病,就应该不怕吃西瓜,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再者,网络号称无国界,当然更无“县界”,封掉当地网站论坛,就不怕这些“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跑到其他网站论坛去“给滨海教育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么?所以,仅从当地教育部门处理这件事的雅量和技术角度上看,都很是失策,因为这样做只会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汤劲松

教育局封论坛是权力洁癖发作

封堵论坛,禁止发言,视自由论坛为“垃圾场”本质上是权力洁癖的病态呈现。在病理学上,洁癖是一种过分爱干净、爱卫生的行为,在洁癖者的眼里甚至容不得半点污秽与垃圾。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生理洁癖只是个人做法,好坏都属个人行为,对他人影响不大;而当权力洁癖发作时,权力可能以“自我标准”为标尺衡量社会事务,不符“标准”的将一律被无情抹杀。权力洁癖的危害在于权力发狂之下无辜公民将遭受误伤,洁癖者自我管理认知必然发生严重偏差,最终使社会系统走向病态,若不及时纠偏,后果不堪设想。

被封论坛是一面镜子。以最恍惚的形态,照出滨海县教育局最真切的模样:无视教育问题,不闻教师心声,权力越俎代庖,逃避本职责任。虽然在舆论压力之下,滨海教育局曾出面解释澄清,但由此一点便可窥其权力洁癖的一贯性。我想,收回权力触角,放低姿态,开放论坛,正视并解决矛盾问题才是滨海县教育局的负责做法。这应是且只能是其“突围”的唯一路径。 ●李松林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