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819672
haitao
为民直言的建议还需考虑可行性
为民直言的建议还需考虑可行性
类别:社会民生 浏览量:18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6-01
作者:郑渝川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剑昌关于对深圳机动车分市内外、关内外划定等级,禁止市外车辆进入市内、关外车辆进入关内,以及油价上调200%(以遏制私车使用)的建议,引发争议。(见前日《南方都市报》

如果翻开代表委员们的上书陈情记录,不难发现,许多深得民间好评的建议、提案、议案,因为缺乏充分的实践调查、数据来源、理论支持和合法性论证,在出资、责任落实等环节备显模糊,而最终很难付诸实践。

换言之,民意支持度高的许多建议方案,本质上与“雷人”代表(委员)提出的噱头议案无异,很难进入公共政策的规划、决策和执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大教授周洪宇任职以来,多次提出教育议案并获中央有关部门认同,其议案内容迅速转入立法、修法环节。周洪宇代表此前做客南都公众论坛时,曾就议案选题、撰写提出过详细建议———这其中,做到选题的“前瞻性”、“计划性”以及议案“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殊为不易,但要避免空泛化,又不可或缺。

杨代表的建议中曾提及新加坡等国外城市的交通分级管理办法。外部经验不是不能学,但绝不能忽略具体举措的出台背景、制约条件、地方财力、民意基础、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以及地方立法和行政权的范畴;单单抽出某些技术方案,夸大其应用前景,正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公共市政工程陷入效用尴尬、民意恶评的根源。如果杨代表坚持认为新加坡等国外城市与深圳在交通管理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可首先建议交通部门、立法部门对前述经验模型,展开有公民、媒体代表参与的调研;出于节约的考虑,调研可委托驻外机构、商会组织、留学生组织开展。

杨代表的建议回避了对造成现有拥堵原因的剖析。深圳汽车保有量在150万辆乃至更少的时候,就出现拥堵难题,这只能归咎于道路交通管理的失当,城市新建、改造与交通配套设施(例如停车场)规划建设未能一致,反映出政府公共市政工程建设投入的不科学。

新加坡等国外大城市的交通管理经验,在作出“增加私家车用车成本”、车辆分级限行等政策之前,已然具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政府首先垂范,规范和限制公务用车的路权:除少数执法、巡查公务车辆外,包括一级一地行政首长用车在内的其他公务车辆一概不得在高峰时段上路、与民争道。这就是说,私家车路权需让位于公共交通体系路权,但高于公务用车的路权,如果始终无法达到或回避这一点,那么再精良的交通管理方案也会失去民意基础。 □郑渝川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