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妈妈工人”登场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韦黎兵 发自江苏
2010-06-02 19:43:28
来源:南方周末
一直被形容为“源源不断”的中国廉价劳动力,越来越醒目地宣告了短缺
这种供不应求,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增长方式、工业格局和劳资生态
五六十岁的“奶奶”们,也被动员进入工厂 (吴立波/图)
天刚亮,39岁的江苏盱眙县泥沛村妇女吴国珍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
她是五洋玩具厂的缝纫工,也是12岁儿子的妈妈。
吃完早饭,吴国珍骑着电动摩托车,送儿子上学,然后到学校150米外的工厂上班。这时是7点。
中午11点半,儿子放学,吴国珍也下班,接他到工厂里吃“免费的午餐”——厂里不仅管工人的饭,也管工人们的孩子,“时不时有鸡鸭鱼肉改善下伙食”。
像吴国珍这样的“妈妈工人”,占了这个玩具厂的七成。
最近几年,招工越来越难,为了将吴国珍这样的“留守”妇女——丈夫外出打工,自己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没事麻将成风——招进工厂,江苏盱眙的老板们拿出了各种各样让她们喜欢的招数,当地的工业布局与劳资关系都因此呈现出一些有趣的生态变化。
动员母亲
一封致家长的信发到每个学生手上,动员他们的母亲报名到厂里做工
对盱眙县干部的最新要求是,“对外抓招商,对内抓招工”
地处苏北相对落后地区的盱眙县,上世纪曾有上万人在国企就业,但都随着世纪末国企改制变成了下岗职工。从2004年开始,这里30万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接近20万。
但随着最近五六年盱眙加速工业化,尤其是2006年后的工业突进,本地吸纳的工业就业人数已突破了5万,外出打工的部分劳力又逐渐回到本地,外出人数逐步回落到16万,但仍旧赶不上本地工业的劳动力需求。
打工大县里闹起了民工荒。
上世纪90年代的盱眙“劳务输出办公室”,2005年变成了“劳动力转移办”,2009年再改为“服务企业用工办公室”,主要职能从劳务输出,变成为本地企业招工。
2010年春节前,盱眙县劳动部门对全县112家企业走访调研,发现竟有84家企业缺工5848人,仅28家工厂企业没有或者暂时没有缺工问题。于是,政府连续举办了28场招聘会。
县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云亮则在春节后想出了一个奇招。
“盱眙从农村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的不少,有些妇女干脆在城里租房子,专门给小孩做饭,照顾他们的生活。这部分人我们估测有上千,是潜在的劳动力,可以发掘。”
于是,朱云亮与教育局合作,给学校校长们开了个会,让他们把一封致家长的信发到每个学生手上,动员他们的母亲报名到厂里做工。不过,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十多人报名。
解决招工问题,也成了盱眙县的重大战略。2010年开始,盱眙县委书记蔡敦成把解决用工问题,放到了跟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地位。蔡敦成对盱眙县干部的最新要求是,“对外抓招商,对内抓招工”。
迁移之路
张伟被迫从县工业园搬到了盱眙下面的黄花塘镇,希望能招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打工
最近四五年间,从浙江、苏南转移到苏北盱眙县工业区的不少企业,因为劳动力供应不足,开始再次从县里迁往乡镇,甚至是村里。
张伟被迫从县工业园搬到了盱眙下面的黄花塘镇,希望能招到农村那些“上有老、下有小”,原本不出去打工的家庭妇女,在家门口打工。
张伟给出了免费食宿、提供夫妻房、车间装空调、免费班车接送上下班、中午休息时间长达两小时以方便女人们为老人孩子做饭等优厚条件,但他至今招到的工人还只有期望值的七成。
而安徽人杨涛则选择将玩具厂径直开到村里。
那时候这里才刚刚出现工厂,不缺工人,工资也不高。四五年前,泥沛村利用废弃的学校和村部等闲置地,迎来了第一家玩具厂,泥沛村民第一次开始在家门口当工人,那时工资只有四五百元。
随着落户泥沛村的工厂增加到8个,拥有1500个劳动力的泥沛村,在本村当工人的人数逐步增加到700个,工资也逐步上涨到1000元至1500元。
杨涛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招工困难,不得不把工资逐步提高到一千多元,把招工条件一再放宽,工人年龄上限不断提高,并开始考虑起女工们照顾孩子和老人的要求。比如,为女工们的孩子提供免费午餐。
于是,泥沛村的闲人几乎绝迹。不仅吴国珍们的丈夫外出打工了,连吴国珍这样50岁以下留守的家庭妇女,也都没闲的了,要么留在村里的厂子干活,要么围着厂子做点小生意。
逼出来的“弹性工作制”
上班可以接送完小孩再来,也可以中间回家去做饭
但是,弹性工作制让人均产量明显下降,影响到工厂的未来
为了招收这些“妈妈工人”,工厂主们不得不实行了“弹性工作制”。
无锡人徐兵2006年来到盱眙县工业区建了一个包装厂。今年春节后,他果断来到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管镇镇又开了一个厂,为的就是这些“妈妈工人”。
三四十岁的家庭妇女占到了整个工厂员工的90%。为了让她们好好工作,工厂推出一个“妙招”:每年拿出几万块钱,对在本企业工作满半年、孩子学习优异的家长,每年奖励几百块钱的助学金。
不过,管镇工厂开工后,徐兵把在县工业区的规章制度移植到了管镇厂里,但却遇到了新问题。“由于都是家庭妇女,家里事多又杂,开工后不断有工人请假,多的时候请假的人竟然占到工人人数的四分之一。”
如果要求严格了不准多请假,工人们索性就不在厂里干了,但厂里又招不到更合适的人,那就得缺工影响产量和订单。“没办法,我们只好实行弹性工作制,上班可以接送完小孩再来,也可以中间回家去做饭,每个月请假七八天都可以,也可以有空就来、不固定地打零工。”
在车间,记者发现,几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妇女正在桌前整理包装袋、剪线头——这个年纪,他们原本不可能进入工厂打工,但现在已成了工厂的零工。
但是,弹性工作制让人均产量明显下降,徐兵不得不把原本计划的300名招工计划修正为400人,多招了100人,以弥补产量问题。
现在,这些女工们的收入多在800元—1200元之间,如果熟练工好好干少请假,一个月也能拿到1500元以上。但是,一个镇可挖掘的劳动力潜力毕竟有限。徐兵正筹划着在附近的桂五镇,再开一个厂,就近吸纳那里的劳动力。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