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831272
haitao
11岁小孩一个月花10万?“不花钱的教育”很可能被忽视了
11岁小孩一个月花10万?“不花钱的教育”很可能被忽视了
专家认为家长不懂教育却大把烧钱,这是最不可取的
类别:社会民生 浏览量:20 版次:SA26 版名:城市周刊 城市头条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7-17
作者:王相明

你没看错,深圳家长育儿一年可以花费上百万,每年在孩子身上花费十几二十万的深圳家庭更是常见现象,甚至上班族坐公车也要送孩子去高价早教中心。如果育儿投入也有排行榜的话,深圳家长绝对可以跻身最舍得投入并且是投入最多的行列。他们的早教意识把内地远远抛在了身后,怀孕时就开始早教课程,孩子6个月大就上亲子班;他们用国际观来培育孩子,纽约、埃及、马尔代夫……9岁的孩子有过十几个国家的旅游体验;他们花20万只为了给孩子过个生日;他们恨不能把世界掰开了揉碎了喂给孩子。(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加州儿童会负责人杨帆认为,未来孩子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以人际关系处理和领导能力为中心,选择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进行教育投资之前,要先想清楚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短期计划要以长远规划为前提。

A

幼儿园小朋友就开始学第二外语

“孩子一出生就是来抢钱的”———这句话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没阶级差别的感叹,父母们为育儿投入只设底限不设上限,更不存在统一的定量标准,唯一可供考量的无非是自身的经济实力。而深圳,这个经济发达、富裕群体扎堆的城市,爱意浓烈的父母们更有条件把育儿当成一项伟大事业去经营———以爱为名的投入自然多多益善。

“我接触到的家长一年要花5000到1万元在孩子的绘画教育上。”深圳小燕少儿画院老师董建国提醒,5000到1万元不过是个平均数,仅仅是学画这一个教育课程,还不包括画院一年两次组织孩子出国看画展,到耶鲁、哈佛体验大学生活的项目,算下来每次活动费用至少一两万。“画院出国一次只招三四十个孩子,报名人数却远远超出,家长们对孩子出国感受艺术这事儿特别热情,甚至自费跟着出国照看。很多画院家长有让孩子走遍全中国、走遍全世界的计划,不少已经开始实施。”

“我们这里不少富二代宝宝,既要上创意课,又要上英语课,还要上蒙氏课,家长追求的就是一个全面均衡,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早教,直接拿几百万在华侨城买房子。”新爱婴·冠蒙早教中心华侨城分园园长任明蕾发现,不只是有钱的家长才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花钱,还有很多上班族坐公车把孩子送来上早教,有的甚至从东湖赶到华侨城,有的为了孩子上课方便,专门到南山租房子,“他们认为要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就要让孩子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舍得为孩子花钱的父母太多太多了,很多家长给6个月大的孩子报早教课,45分钟200块,一报就是一两万的课程。”莲花二幼老师姜岩对深圳家长育儿投资的豪掷心态深有感慨,“班上的宝宝才两岁多,已经有三四个去看过世博了。有的宝宝全身衣服都是名牌,吃的也全是进口食品,一小包膨化食品,30多块。”

“带孩子出国旅游都成了我们这里家长的常态,想让孩子领略自然风光,就飞去马尔代夫,想培养孩子对人文历史的兴趣,就去埃及;希望孩子感受发达的现代都市,就去纽约……”英皇国际幼儿园副院长陈知雨介绍,幼儿园已经设置了良好的英语教学,但很多家长不满足,另请家教,让孩子掌握第二外语,学法语、学德语的孩子非常普遍。

据记者了解,深圳有家长给孩子过生日,花了20万在别墅办party.还有的家里请四个保姆,一个专职做饭,两个带孩子,还有一个菲佣,负责与孩子英文交流。

一位教育一线人员透露,很多家长每月至少为孩子花1万块,还不算孩子生病或旅游。很多孩子才上幼儿园,就一下子报3到6个兴趣班,用掉7000块学费。还有的带孩子去北京学钢琴,每个月一个来回。(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B

内地家长认为奢侈的,在深圳是必备

“深圳家长在教育投资方面肯定走在全国最前面,很多人不买房、不买车、不买奢侈品,但一定舍得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钢琴、绘画、游泳、网球等课程,不少内地城市家长觉得是奢侈品,但在绝大多数深圳家长眼中却是必备品。这点上海都输深圳家长一大截。”董建国掌握了第一手数据———画院有个学员此前在上海一所很好的学校读书,发现上海学生读书很厉害,课外活动却很贫乏。“听说我的学员去过几十个国家,其他同学全都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连这个学员的家长都赶紧把孩子带回深圳,上海实在没什么适合孩子发展的课外机构,还是深圳更适合。”

“深圳家长的早教意识特别强,无需动员,不像内地城市还要给家长灌输早教的重要性。”任明蕾甚至接待过孩子刚出生就来打听早教事宜的家长,迫不及待。

“内地的家长更重视孩子小学之后的课外补习,一个孩子课后上四五个补习班很普遍。”姜岩简单做了下比较,深圳家长更重视宝宝的亲子教育,这方面的投入比内地大得多,而且还有愈加低龄化的趋势。

“深圳家长的教育投资意识比以前更早。几年前深圳的早教还方兴未艾,现在怀孕妈妈就已经给宝宝上胎教,宝宝一出生,家长会请专业人士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进行护理,早教班也开始以月龄计算。”陈知雨还感觉到深圳家长的国际意识特别强烈,“或许是地域和经济上的原因,内地家长较少把旅游当做一种教育方法,即便有这个意识也多选择国内旅游,而深圳家长更希望孩子走出去,国外游比国内游多得多。”

董建国也承认,近几年深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这几年越来越早,“我们画院里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他在画院学不了画画,而是学习认识色彩和形状,虽然看起来很容易,但家长就是舍得为这种早期准备花钱。”

C(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从生下来就要让宝宝跟国际接轨?

很多年后回头看,我们恐怕得承认,深圳家长的育儿投入和方式又一次验证了这个城市的先锋属性———他们承载了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却又在这种心态上积极地修正和拓展,以使自己和孩子跟时代主流接轨。

“至少我认为自己给孩子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对他将来的投资,都是有意义的。”尽管凡凡只有两岁,妈妈还是经常带他去西餐厅,去欢乐谷、迪士尼玩,“西餐体现着一种西方的礼仪和文化,让孩子尽早接触,也是增长见识;欢乐谷的年票我也给他办,即使很多项目他还不能玩,但他喜欢欢乐干线、小火车,能通过最感兴趣的交通工具来认识世界。”

N acy妈妈每月拿出家庭收入的1/4让宝宝去接受美式教育,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跟其他家长搞烧钱竞赛,“我只是希望从小给他提供一个国际化环境,有机会了解另一种文化。很多和我宝宝差不多大的孩子,看到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吓得哇哇大哭,我的宝宝由于天天跟老外上课,一点也不怯场,见到外国人会主动拥抱,对英语也有一种亲近感。这样的宝宝,才是2010年的宝宝,是跟这个时代和国际化环境同步的。从小就让他意识到人种、思维、文化的多元,以后他就能做出更清醒的选择。”

涵涵妈妈已经带着7岁的女儿去过了十几个国家,也有朋友劝说,与其现在带孩子出国旅行,不如把这些钱存起来,将来供她出国留学。“但我不这么认为,人的很多观念实际上在小时候就决定了。现在我有能力为孩子的世界打开另一扇门,为什么要给她关上十年?让孩子亲身去接触实实在在的事物,会给她带来特别深刻的印象,收获到完全不同的感受。第一次带涵涵去大海的时候,朋友说这么小的孩子去大海跟在小区游泳池玩有什么两样?实际上她吓得哭了。后来,带她去了夏威夷,现在经常嚷着要去冲浪、要坐帆船和游艇,她见识广了,就不再畏惧了,跟大海亲近了。”

“我的孩子小学五年级开始上课外补习班,但现在想起来还是太晚,有些孩子小学一二年级就已经在补习。现在补不补习根本由不得自己选择,因为不再是成绩差的孩子才上补习班,而是全部学生都在上,孩子要是不上就跟不上进度,只能落后。”陈知雨道出了深圳家长如此热衷育儿投入的另一个因素,“我的孩子放寒暑假都在补习,开学前还自信满满,觉得这次应该会比其他同学有所领先了吧,结果开学才发现,还是老样子,一点领先优势都谈不上,别人假期也没闲着。这种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迫使家长花钱送孩子补习,完全是无奈之举。”

“家长为孩子花钱可能有三种心态:第一,家长有明显的功利心,我现在就把钱全部砸在孩子身上,你要出人头地,我以后就靠你了。第二,我现在有能力,我在能力范围内尽量为你提供发展条件。第三,我没钱,但我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免得现在让孩子落后了,将来孩子又来埋怨我。”不过就姜岩的观察,深圳家长还是以第二种人居多。

D

孩子比CEO还日理万机,至于吗?

深圳家长们的早教意识很超前,为育儿花起钱来很豪放,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但即便是出手最大方的家长心里也应该明白,花多少钱对最终的育儿效果并无决定性的关系。“建议家长在投资教育时更加谨慎,比如选择早教机构,一旦投入,家长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此需要考虑课程的专业性。有的家长图便宜或者离家近,错过了孩子敏感期的引导,损失将无法弥补。”任明蕾承认,有些育儿效果必须花钱才能获得,但也提示,家长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抱着“我孩子就是要上最好的”心理,并且认为越贵的就是越好的,“有的机构越涨价,越有市场,就因为家长盲目从众和攀比。”

“如果家庭富裕,可以为孩子提供条件和环境,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但要掌握好度,一旦过度,就会适得其反。有些孩子的生活甚至比公司老总还日理万机,一定不正常,家长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有些家长让五六岁的孩子学走模特步,学公开讲演,为的是让孩子在人前大方,可只有内心安全,孩子才会真正大方起来。安全感不是靠投资兴趣班得来的。这些课程对孩子来说其实超龄了,且没有触及本质。”杨帆坦言,相比之下,美国人的育儿观念更加开放也更有助于亲情培养,“美国大部分妈妈愿意成为半职妈妈或全职妈妈,以保证和孩子的相处时间,而不是用钱去填补父母子女之间的空隙。如果父母不能安排出高质量的亲子时间,给孩子足够的陪伴,那么其他投资的效益都是有限的。”这一点,vito妈妈非常赞成,她说一定会留出足够的时间拿来给孩子“浪费”,瞎玩,“无聊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很多教育效果不一定用钱才能买到,比如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现在很多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给孩子报一些主持人班或者小记者班。”姜岩表示,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少说一些“这样那样”、“这个那个”之类无意义的话,多说一些如“风吹着小树叶,摇摇摆摆,发出沙沙的声音”之类形象的细节描述,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同时让孩子保持阅读习惯,虽然孩子同样会经历一个沉默期,可一旦爆发,他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当惊人,“这些不花钱的教育却经常被家长忽视。”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课堂和学习,他们需要的是对自我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理解,这都来源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而不是找老师看孩子,自己不管不顾。”在杨帆看来,并没有什么一定要进行投资的教育项目,胡乱投资还不如不投资,“中国的家长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自己懂得教育,懂得投资,也愿意参与,这种家庭的孩子成功率最高;第二种是家长不懂也不管,让孩子顺其自然,孩子至少能够自由发展,很多也能有所成就;第三种就是家长自己不懂教育,但是积极投资,这种方法是最不可取的,孩子在压力之下很可能厌学。所以家长应该尽量避免成为第三种人,努力成为第一种人。”

三份育儿烧钱清单

●他11岁,每个月花10万以上

李子俊,11岁

1.国际学校18000元

2.高尔夫球课程30000元

3.参加国外高尔夫球大赛至少20万/次,平均3-4万

4.英文私人家教2800元

5.中文私人家教2000元

6.专职接送司机4000元

7.保姆5000元

8.其他开销至少10000元

●他7岁,已经请了数学家教

王诺,7岁

1.南山中英文学校学费3000元

2 .加州儿童会周末美语课程1500元

3.小提琴、钢琴课1000元

5.数学家教1000元

6.旅行3000元

7.书和玩具300元

8.学校篮球足球培训班200元

9.衣服300元

●她3岁,每个月花2万(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Rosem arry,3岁

1.国际幼儿园学费6000元

2.周末蒙氏课程1200元

3.钢琴家教1000元

4.旅行5000元

5.书和玩具2000元

6.衣服2000元

7.两个专职陪伴保姆3500元月

专家陈词

要把盲目性投资转向教育性投资

赵卫,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

深圳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为孩子投资值得充分肯定。他们不再像十几年前的人那么节俭,当时的人不管有钱没钱,都不愿为孩子掏钱,可现在他们愿意花在孩子身上。但这种对孩子的投资大部分仍属于消费性和娱乐性的投资,基本都在五个方面,吃、穿、用、度、玩。现在的孩子吃要吃进口的,穿要穿名牌的,用的电脑、手机都是最新型的,度假基本上是出国,玩耍休闲更是家常便饭。当然,不想让孩子矮人家半截,希望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人性的必然因素,但是这种投资行为还是带有当下社会的虚荣和攀比之风,为的是不让孩子,更不让自己丢份儿掉价,这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投资方法,带有明显的盲目性。现阶段家长的投资教育性不强,所以要把盲目性投资转向教育性投资,花钱才能花得更加科学。

当然,在教育投资上,家长也应该明确一个总的原则:不是钱花得越多,孩子就教育得越好,而是应该进行适度、合理的理性消费。现在社会的竞争力趋强,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以后没办法寻求援助,只能自立于社会,所以,家长有必要的社会焦虑完全正常,让孩子课外补习、让孩子上培训班,自有它的社会需求。但是家长不能矫枉过正,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对孩子的投资有远近之分,近的指当前的吃穿用花费,远的则是着眼未来的隐性投资。家长在投资上,应远近兼顾,以近为主。第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举。不要局限到补习和奥数之类的项目上,而应该多重视孩子非智力的兴趣和爱好。第三,消费娱乐和实际需要中,以实际需要为主。这也就是说家长在能力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更为急需的教育项目进行投资。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