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843776
haitao
方舟子炮轰“夸父”工程首席科学家刘维宁浮夸(假)
方舟子炮轰“夸父”工程首席科学家刘维宁浮夸(假)
(2010-09-19 10:34:22)转载标签: 刘维宁加拿大方舟子航天局成都商报杂谈

  “夸父”工程首席科学家刘维宁自称加拿大航天局首席科学家,竟是假的?
  16日,中国著名教育家,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之子、“加拿大国家航天局”科学家刘维宁成了方舟子打假的对象。方舟子连续在微博上发7条信息,质疑加拿大国家航天局首席科学家刘维宁的身份有夸大的嫌疑。刘维宁在连续写了两条微博进行解释之后,就不再回应此事。昨日,方舟子接受本报专访时称,留学归国人员浮夸严重,是科学界的顽疾。

  开博 昔日神童高调回国

  9月15日,加拿大国家航天局首席科学家刘维宁在微博中称:非常高兴开微博,结识更多朋友。我是加拿大国家航天局首席科学家,19岁出国,在国外生活了28年啦!我决定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回国,为中国做一些事情……

  刘维宁的微博一出来,立即得到了无数粉丝的热烈欢迎。一些粉丝检索后获悉,刘维宁的父亲就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前武大校长刘道玉,他曾经是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的重要功臣之一。此外,刘维宁本人早有神童美誉。1978年7月,刘维宁以初三学历参加全国高考,获取高分,15岁时进入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学习。1982年8月至1983年5月,刘维宁就读于美国俄勒冈大学物理系,曾考出该系博士资格考试的历史最高分……身为科学家,但却创作过无数的文学作品……应中国科学院邀请,刘维宁将在6个月后回国,接替北京大学涂传诒院士担任我国“夸父”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

  假的! 方舟子当头棒喝

  这一系列光环下,刘维宁微博在短短的十多个小时里盖起了数百条全是关切与赞美的跟帖“高楼”。

  但质疑也随之出现,一些网友对刘回国的动机进行了质疑。16日上午10时,一个叫“路易12”的网友查询了加拿大国家航天局的网站后发现,该网站对刘的介绍是该局空间环境项目科学家,他率先对刘维宁自称的首席科学家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并提醒刘维宁,中国还有个方舟子。还有网友怀疑刘维宁是唐骏第二。

  网络上的热炒,引起了方舟子的注意。16日上午10时28分,方舟子回复微博称,加拿大航天局的网站只说你是日地科学项目的几个“项目科学家”之一,在刘维宁的上面还有“资深项目科学家”和主任,怎么一准备回国就把自己说成了好像独一无二的“首席科学家”?

  论战 专家还是公务员?

  方舟子的介入,立即引爆了网络。刘维宁在微博上对此进行了解释:关于我在加拿大航天局工作情况一事:加拿大政府具有科学家称号的公务员分五级,五级最高。加拿大航天局具有科学家称号的约有二十人,在职者中五级一人。至于五级科学家是否该称首席科学家,有识者辨之。“我是加拿大航天局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即使在整个加拿大政府范围看,坐井观天,我也可算入十个最有影响的政府科学家的行列。”

  方舟子则针锋相对,他指出,刘维宁混淆了概念,原来只是自己认定的首席“公务员科学家”。方舟子在微博中穷追不舍:“就算你是唯一五级公务员,却在一个项目里和另7个‘项目科学家’平级,受‘资深项目科学家’领导,还要受航空局更高级科学家领导,算什么首席?比你更高级别的那些科学家不在公务员系列吧?”

  方舟子称,刘维宁自称的英文写作高手,但所有用英文写作的作品都没有发表。唯一发表的中文作品,就是自己在国外的生活记录,文笔简直没法看。此外,刘维宁大学毕业后,在加拿大的大学里,连一个教授的位置也争取不到,怎么可能是顶尖的学术人才?

  专访

  方舟子:海归浮夸风已成学术公害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专门就此事采访了方舟子。方舟子就炮轰“夸父”首席科学家一事进行了解释。

  问:他是五级公务员科学家,是加拿大最高级别的公务员科学家。你怎么解读这个五级公务员科学家在加拿大的真实学术状态?

  方舟子:5级指的是公务员级别,不是学术职称,国外公务员是按年限升级,资历老,级别就高,工资就高一些,和学术等级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他的真实身份是项目科学家之一,还要受资深科学家和更高级别科学家的指挥。在国外,首席科学家是一个非常高的身份,刘称自己是首席科学家,但我在加拿大的朋友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这显然是偷换了概念。

  问:他曾被称为神童,25岁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是否说明他本身的天赋和学业都是过硬的?

  方舟子:神童多了,他读书没有问题,但这和科研能力和成果有关系吗?这样的神童在中国科大少年班里多了。

  问:你炮轰刘维宁的动因是什么?

  方舟子:首先,我批评的不是他的专业技能,我不懂这个,因此我没有权利去质疑他的专业水准。但是,现在科学家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一些回国人员,利用国内外的信息差,和普通公众不懂外语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将自己在国外的身份拔高,夸大其词。一些留学人员学术能力不怎么样,但很擅长动不动就以爱国的名义忽悠人,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打假10年来,这样的例子,我们已经揭露了很多。科学界的不诚信,直接败坏学术风气,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问: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科技人才的引进中是否普遍?

  方舟子:这种人为拔高的现象很普遍。一些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学术腐败,走关系开后门的现象严重,一些大学或研究所为了自身形象的需要,对这种拔高抱着容忍甚至是鼓励的态度,也助长了这种不实事求是的做法,加剧了学术环境的恶化。

-----------------------

人物简介
英文名:William Liu 出生地:湖北武汉 出生年月:1962年11月 教育经历:1982年,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理学士;1987年,美国莱斯大学空间物理和天文系哲学博士 现任职位:加拿大国家航天局(CSA)首席科学家
个人履历
刘维宁的成长时代,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后期,这一独特的历史阶段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对他的职业和爱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刘维宁的父亲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刘道玉。由于家教的熏陶,自幼以读书为己任,对“优则仕”则不以为然。由于七十年代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评《水浒》、通过《红楼梦》透视中国古代阶级斗争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刘维宁对中国先秦文化、诗歌艺术、和古典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超越年龄的国学修养。在中学二年级以前,刘维宁的志向是做一名“党的忠诚的文化工作者”。 刘维宁上初三时,正值四人帮倒台,读到了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对数学发生了强烈的兴趣,通过自学,掌握了高中数学课程,和部分大学微积分课程。七八年四月以初中生身份参加武昌区高中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三名,开始走上科学道路。 1978年7月,刘维宁以初三学历参加全国高考,获取高分,15岁时进入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学习。学习成绩优秀,但经常旷课,政治上不知道“要求进步”是什么意思,故被私下认为是可能夭折的神童代表。 1981年8月,刘道玉先生被国务院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重点大学校长。同月,上武大三年级的刘维宁,通过了李政道先生在全国主办的中美物理研究生联合招生考试。1982年8月,刘维宁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年19岁。 1982年8月至1983年5月,刘维宁就读于美国俄勒冈大学物理系,曾考出该系博士资格考试的历史最高分,但由于该校没有刘维宁喜欢的空间物理专业,立志转学,于1983年8月转到地处美国航天重镇休斯顿、有南方哈佛之称的莱斯大学。1987年11月,刘维宁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时年25岁。 1988年5月,刘维宁到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1990年加入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和工程基金会建立的加拿大空间研究网任研究院员。1995年转任加拿大航天局空间科学部专职研究员,直到2000年。在此期间,刘维宁在磁场物理、极光物理、和等离子体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000年,刘维宁赴加拿大航天局总部担任空间环境科学学科主持科学家,成为加拿大空间物理学界的实际领导者。在2000-2010年十年间,刘维宁为提高加拿大空间物理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地位,做出了卓有成就的努力。
主要成就
刘维宁是加拿大最高级别、最年轻的、也是加拿大航天局唯一的五级国家科学家。是加拿大所有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刘维宁在加拿大航天局的在工作,奠定了加拿大利用地面网络观测地球空间能量储存和传输的绝对领导 刘经南会见加拿大著名科学家刘维宁
[1]地位,在加拿大航天局开辟了近十亿加币的各种卫星项目,是耗资五十多亿美元的“国际与日共存”计划的创始人之一,在近十个国际重要学术组织担任常任职务。 刘维宁个人科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地球磁层空间能量爆发的物理机制,及其衍发的各种波动和极光特征,发表各种学术论文一百余篇,代表国际地磁和高空大气学会主编权威性专著《动力磁层》。 刘维宁是中国“夸父”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应中国科学院邀请,将接替北京大学涂传诒院士担任“夸父”首席科学家。



--------------------------

刘首席作品还没发表就已是华人中英文的一流写手,发表了还不得是全世界英文的一流写手:“20世纪90年代中期,刘维宁对西方哲学、历史、美学、心理学、和文学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开始用英文创作小说,被认为是华人中英文的一流写手,著有短、中、长篇小说数十万字。但一直由于低调,没有发表。”


原来刘首席是要回国来当夸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的,这个倒是货真价实的首席,不知是不是靠加拿大那个5级公务员的首席换来的?“刘维宁是中国“夸父”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应中国科学院邀请,将接替北京大学涂传诒院士担任“夸父”首席科学家。”


刘道玉对儿子的概括是:“如果他真努力,一定可以拿诺贝尔奖。只凭天才,永远不能登峰造极。刘维宁是个例子。”原来刘首席是天才,本来一定可以拿诺贝尔奖的,只可惜不真努力。既然说得诺贝尔奖好像是刘家设的,是不是要回国真努力一把,为中国本土拿第一个诺贝尔?


“刘(维宁)教授曾说自己是个随性的人,从小接触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他影响很深,在加拿大竞聘教授失败后又做过《华夏论坛》的文艺编辑”原来这个“加拿大十大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科学家”在加拿大连教授都当不上,现在的教授头衔还是老爹当过校长的武汉大学送的。

---------------
刘维宁在科学方面的五篇代表性文章为: Liu, W. W., B. L. Xu, J. C. Samson, and G. Rostoker (1995), Theory and observation of auroral substorms: A magnetohydrodynamic approach, J. Geophys. Res., 100, 79. Liu, W. W. (1997), Physics of the explosive growth phase, Ballooning instability revisited, J. Geophys. Res., 102, 4927. Liu, W. W., G. Rostoker, and D. N. Baker (1999), Magnetic pumping acceleration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by large-amplitude ULF pulsations, J. Geophys. Res., 104, 17391. Liu, W. W., P. Charbonneau, K. Thibault, and L. Morales (2006), Energy avalanches in the central plasma sheet, Geophys Res. Lett., 33, L19106, doi:10.1029/2006GL027282. Liang, J., E. F. Donovan, W. W. Liu, B. Jackel, M. Syrjasuo, S. B. Mende, H. U. Frey, V. Angelopoulos, and M. Connors (2008), Intensification of preexisting auroral arc at substorm expansion phase onset: Wave-like disruption during thefirst tens of seconds, Geophys. Res. Lett., 35, L17S19, doi:10.1029/2008GL033666. 文学作品(括号中为原创语言) 《不可承受的正义》(短篇 – 英文) 《飞翔的爬行动物》(中篇 – 英文) 《暴风雨中的小玛丽》(短篇 – 英文) 《黑冰》(短篇 – 英文) 《后三国演义》(短篇 – 英文) 《死亡修长的腿》(短篇 – 英文) 《紫丁香上的一只蜂》(短篇 – 英文) 《中国鲸鱼》 (短篇 – 英文) 《无聊》(短篇 – 英文) 《飞翔的爬行动物》(长篇 – 英文) 《长河上溯手记》(中篇 – 中文) 《霸王别姬》(中篇 – 中文) 《复活》(长篇 – 中文,写作中)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