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ei:
3791小贷公司354家云集内蒙 江苏693亿余额第一
[阅读: 269] 2011-12-01 01:11:56
理财周报 张慧宇
10月底,央行公布了中国不同省份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机构数量和贷款余额,铺开中国地图,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顿时有了清晰明了的竞争格局。
那么,到底不同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有什么不同,在不同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又处于何种地位,是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导致了这个地区的目前金融生态环境?这是理财周报所关心的问题,不同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现状、金融生态环境以及导致这种金融环境的经济模式和产业格局是理财周报接下来要呈现的。
江苏贷款余额是内蒙的2.3倍
有比较才有发现,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如果我们把所有不同时期统计的这些数据嵌入到中国地图上,将会一目了然。
比如,西藏地区只有1家小额贷款公司,而今年以来数量一直没有增加过。
比如,内蒙古的小额贷款数量是江苏的1.3倍,不过在贷款余额江苏却是内蒙古的2.3倍。
比如,在机构数量和贷款余额输给内蒙古自治区和江苏地区的浙江省却拥有着最大的平均贷款余额。
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这些小额贷款公司所处的地区不同,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一样。理财周报记者比较了2010年年底、2011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和三季末等时间节点上31个省市自治区的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和贷款余额,横向比较,格局无变化,而纵向上则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截至2011年9月30日,全国共有3791家小额贷款机构,内蒙古以354家的数量位居区域第一,其次是辽宁省、江苏省和安徽省等省份,而西藏、青海、海南、北京和福建等地区则小额贷款机构最少。
而在统计的31个地区中共有16个地区的小额贷款机构数量超过100家,而在2010年底,不过才9个地区超过100家。理财周报记者比较各个地区在今年前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机构数量的变化,发现从整体上看,全国小额贷款数量在今年第三季度增加最多,而当前小额贷款机构数量较多的地区多是在今年第一季度膨胀最快。
在贷款余额上,全国3791家贷款机构共有贷款余额3358.85亿元,而江苏省一直位列第一,2011年9月30日显示的数据为693.49亿,比第二名浙江省多出了207亿;而平均每家小额贷款机构的贷款余额上,浙江省高达3.04亿。浙江、江苏和内蒙古无疑是小额贷款机构发展上的三巨头。
各路资金角逐小贷公司,富登金控12亿元成立三家
自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民营资金是最为活跃的,全国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于民营企业和个人,但是,民营资金虽然是主体,但在丰厚的利益上,其他资金并不会错过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外资机构,纷纷参与分享这块蛋糕。
10月18日,海南第11家小额贷款公司海口海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和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注册资本2.5亿元,既而成为海南省最大的国有控股小额贷款公司。泸州市龙马兴达小额贷款公司则是以泸州老窖集团为主发起人组建,注册资本8亿元,主要为中小企业、泸州老窖产业链上相关协作企业等提供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江南高纤、南京高科、小商品城、铜峰电子、浙江富润等众多上市公司都参与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这个过程没有停止,还在继续。
外资机构的势头也不低,南充美兴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国首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由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法国美兴集团、德国复兴银行等共同投资建立。截至2011年9月,南充美兴已累计发放贷款2万多笔,贷款金额超过6亿元。而淡马锡集团旗下富登金控更为迅猛,在四川、重庆、湖北建立了三家小额贷款公司,三家贷款公司注册资金达到近12亿元,采取的是“社区模式”。
鄂尔多斯民间资本体内循环,温州二元并列体系
公平从来都是一种奢望,一直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同样的,经济决定金融。小额贷款机构在内蒙古、江苏和浙江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的金融生态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鄂尔多斯的金融生态环境和温州相似,只是温州发展得更早,而鄂尔多斯还在膨胀。这两个城市都有着庞大而活跃的民间资本,“目前温州的民间借贷有1200多亿,鄂尔多斯大约是2000多亿,超过当地银行,比温州还要严重。”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会长周德文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庆幸的是这两个地区都有着良好的信用体系。
鄂尔多斯和温州都是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并列的二元金融生态环境。从1998年温州大部分信用社被强制收编为政府控股的温州银行以来,温州的金融环境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资本在体外循环,远超体内循环,温州金融分裂为银行体系和地下钱庄的体制外体系,从而促进了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而在鄂尔多斯,民间资本体系维系着一种近乎体内循环的分配,煤矿开发的暴利是向民间集资入股,再投资煤矿和房地产等行业,然后再通过鄂尔多斯人的信用体系不断扩张。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的贷款主要是流向了煤矿和房地产行业,据悉房地产行业来自银行的融资不到两成。而在江浙一带,贷款主要是流向了小型制造业。
而正是这种经济的多方因素,造就了内蒙古、浙江和江苏的金融环境,同时促进了小额贷款机构的蓬勃发展。
周德文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温州目前有2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30多亿。
“这些公司运作情况都比较良好,为了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之前规定最高50%的银行拆解现在提高到100%。目前温州申请金融改革试验区,可能我们自己批准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计划在未来的三年达到120至150家。目前来讲,温州还算是开了绿灯,但我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