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99065
李颖: 收租院
一家之言,各位老师自行鉴别

http://blog.msnfans.com/wangyuan/?v=e&id=12995


(四)

从直觉和理性上去观察旧式《收租院》,它都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作品。

这组群雕在文革时期走红,是因为它具有文革美术的种种特点:煽情、夸饰、虚假。它在揭露四川大地主刘文采的庄园盘剥农民的同时,掺杂了文革期间蓄意虚构的一些故事、情节和细节,在典型环境中捏造出种种典型的人物,成为阶级斗争的教材。刘文采这个被演义的人物,人们只能从真假难分的故事中,得知他是一个贪得无厌、五毒俱全的恶棍。这种脸谱化的作风,正是中国文化对人与事进行简单分类的遗传病。其实一个坐镇一方的大地主,如果没有过人的智力、精力和知识,没有先进的经营方式,他的事业就决不可能展开和持久。如果他仅仅只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暴发户,只是一个特例,就不值得广泛关注;如果仅仅因为他富有就必须将他画成鬼脸,这种黑社会式的作法就谈不上高尚。《收租院》的认识水平,基本上停留在绿林文盲“均贫富”的思想层面上。这种貌似公平的幻想,正是中国社会始终停滞不前,始终落在人后,始终热衷于劫富济贫、改朝换代、寻找新皇帝的根源。

在造型艺术的层面上,它使中国古代的同类塑像,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武士俑之类的组塑,显得平淡无奇,也使四川古代的夸饰雕塑,如大足石窟中的地狱变,东汉说唱俑和三星堆纵目像相形见绌。它把人性中的丑恶、悲愤、恐惧与仇恨表达得无以复加。它是一件震撼心灵的大作,代表着20世纪同类雕塑的顶尖水平。它感染过文革时期的无数观众,为文革期间阶级斗争的升级立下了汗马功劳。重庆在文革中的武斗场面最为惨烈,动用了机枪、大炮、坦克和军舰。这种变质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正是同《收租院》之类的文艺与新闻的煽情、夸饰与虚假联系在一起的。文革时期的这类造形作风,始作俑者是戈培尔倡导的纳粹美术,进而构成20世纪这个血腥时代最令人困惑的美术遗产。

三十多年过去了,新式《收租院》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呢?它揭开了中华民族一直没有愈合的一块伤疤。这种揭示对西方观众有意义吗?对中国的发展有意义吗?没有。对收租与交租现象的批判,是这两式作品显示的道德观。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现状,刻意夸大人性的负面和标榜无差别的平等的道德观,具有不道德的一面。新式《收租院》借尸还魂的做法,只能煽起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只能助长平均主义的文革思潮重新泛滥。如果新式《收租院》无意宣扬这种道德观,只是迷恋它的表现效果,那么,它既谈不上现代艺术的批判性,也没有了后现代的建设性,它不就成了一个视觉噱头吗?
DISSEN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PATRIOTISM !

--Thomas Jefferson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