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25] 2005-09-16 09:13:56
停车费上涨之五大质疑 停车场会否成为暴利行业
记者 杜雅文 朱倩 通讯员 邱文 王耘 2005/09/16
停车场会否成为暴利行业?
许多发言的听证代表都对有关停车费涨价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论证和思考,不仅有质疑,也有建议,有的问题还得到有关代表的回应。记者综合了几个反映比较多的热点问题,将代表们的观点进行摘录。
质疑1.停车费上涨是否考虑到市民心理和经济承受底线?
消费者听证代表宋乔华:政府调整提价幅度时,是否在市民中作过抽样调查和分析?是否考虑到广大市民心理和经济的承受能力?客观的说,按照深圳市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目前我市的停车费相当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已经不算低了。
建议:循序渐进调整停车费
专家听证代表薛博:在一步到位提高停车收费的方案之外,是否可以考虑循序渐进,每年以30%-40%的幅度调整停车收费,向市民传达明确的政策信号,让市民知道停车收费会逐年提高,并会在2009年公交相对完善,市民乐意转向公共交通的情况下达到最高。
质疑2.住宅区停车费为何要上涨?
人大听证代表文展才:本次提价的目的是引导车主减少驾车出行。但是一旦将住宅区停车费提高,车停在家里也要收钱,反而增加了车主的负担。此外,尚有部分车主因车位月租费太高,将车违章停放在路边,不仅影响其他车辆通行,还会造成更多路段出现交通拥堵。
建议:小区停车费应暂缓涨价
消费者听证代表陈泽洪:住宅小区停车费应该暂缓涨价。此外,从目前的交通流来看,一类地区的17个片区是交通繁忙、车辆高度聚集的区域,因此,不妨暂缓调高二三类地区的停车费,对中心区、商业区的停车收费适当提高。
质疑3.此次停车费用上涨,会不会让停车场成为暴利行业?
消费者听证代表陈泽洪:黄金商业口岸一些停车场将道路、仓库、花园、绿地,甚至球场、公共活动场所都改成停车场,有的每年收入达到几千万元。再加上提高收费标准,使停车场成了高回报、暴利甚至是“赚钱机器”,这也是最近许多市民反映的一个强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回应:应该通过市场来调节
经营者代表贾明辉:我曾经计算过,建一个有500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每个车位成本大约在13万到15万元左右,如果是地面停车场,成本则在5万元至10万元不等。依照目前的收费标准是完全没有投资回报的。要解决目前停车场与机动车之间供需严重失衡的矛盾,就要通过市场来调节。
建议:收入增加部分补贴公交
消费者听证代表黄志强:建议成立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基金,同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细则,将停车费上涨后每年新增的数十亿资金用于补贴公交,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避免因调价产生暴利。
质疑4.将车主用价格手段引到公交车上的时机成熟吗?
消费者听证代表丁鄂生:如果公共交通真能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绝大多数人是愿意使用的。现在,深圳的轨道交通刚刚起步,而深圳市各公交站点人满为患,上车后人又提心吊胆。今年年底还要取消营运中小巴,所以目前把市民引向公共交通工具的时机还不成熟,把更多的人时间浪费在道路上,势必降低办事效率,建设效益社会也会落为空谈。
建议:的士降价方案应尽快出台
消费者听证代表陈泽洪:引导市民改乘公交车方面要认真做文章。一是公交线路设置合理、方便,服务也要跟上;二是的士降价方案应尽快出台;三是地铁的交通接驳要跟上,一号线东西走向,但核心区大多数住宅小区不在一号线地面上,近则数百米,远则1至2公里,应有具体措施方便引导上述小区市民搭乘地铁。
质疑5.“公车私用”会不会增加新的社会矛盾?
消费者听证代表宋乔华:关于公车私用问题,市民反映强烈。我市存在大量的公车私用现象,而利用经济杠杆提高停车收费,对公车的使用和出行方式几乎毫无影响。公车私用者实际上是无偿占用了道路、停车场等公共资源,对广大市民而言极不公平。因此,进行公车改革和杜绝公车私用才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前提。
建议:积极推动公车改革
消费者听证代表张家銧:现在既然倡导乘公交车,那么有关部门应该在决定提高停车费前,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带头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应该取消专人专车,实行公务派车,杜绝公车私用。并积极推动公车改革,不要使小汽车成为特权阶层以及大富翁专利,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