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449] 2005-10-28 05:20:05
--本文最特别的地方是:新华社记者开始对一个一般的管僚事件指名道姓了。。。
敷衍群众会使社会矛盾愈加尖锐
------------------------------------------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呼声”栏目10月24日刊登新华社记者葛如江、熊润频撰写的报道说,对目前仍由政府定价的部分特殊商品进行有效的价格监管,政府物价部门责无旁贷。然而,合肥市物价局近一年来对群众就天然气建安费问题的不断投诉敷衍了事,群众原本对企业的不满扩大到对政府的不满。
合肥市燃气集团自去年10月起擅自将天然气的建安费从政府定价的1600元提高到3000多元。如此大幅度的提价,引起部分购房群众的强烈不满。然而,张本林老人早在去年10月的全市“大接访”中就向市物价局作了投诉,工作人员作了登记后就没了下文。吴月萍女士等许多购房户今年5月到市物价局投诉后一直得不到回复。7月中旬,吴女士拨打监督电话12358咨询,对方说,建安费收3800元是正常的。直到前不久安徽省物价局局长在信访接待日中得知情况后,省市物价部门开始对此问题展开调查。
记者试图就此问题采访合肥市物价局,10月17日、18日两次到该局,相关处室人员均不愿谈情况,说要请示局长后再说。当记者询问局长的电话号码时,也没有人愿意提供。记者好不容易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局长的电话号码,打通后说明情况,这位局长竟然回答“不知道”,真令人匪夷所思。
文章说,当前正值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社会矛盾凸显,涉及群众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责任重大。面对群众意见和社会矛盾,各级政府干部都应当认真了解情况,深入细致地做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如果像合肥市物价局这样敷衍群众,社会问题和矛盾必然越来越尖锐,最终积重难返。对这样的政府干部,我们有必要问一句:你们到底在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