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44] 2006-06-17 01:08:09
收买大陆人刺眼自残
港集团诈骗巨额保金
--------------------------------------------------------------------------------
[被屏蔽广告]
● 易锐民(香港特派员)
在香港,人眼无价;但在中国内地的穷乡僻壤,却有人愿意以每只眼睛换取30万港元(约6万新元)。香港廉政公署昨日在记者会上宣布破获诈骗保险集团的同时,透露该集团收买四名中国大陆人蓄意刺盲眼睛骗取保险费。
港廉署首次破获
类似诈骗保金集团
这是廉署首次破获以蓄意虚构工伤及交通意外诈骗保险赔偿的集团。廉署宣布,此次逮捕行动总共拘捕22人,包括现职和前任保险公司职员、一名医生及七名出售身份证人士。涉及金额高达1800万港元,受牵连保险公司达11间。
案件中,四名大陆人在蓄意刺盲眼睛后,每人得到犯罪集团给予20万至30万港元的“报酬”。至于该集团,就在这四宗“意外”中向保险公司取得巨额赔偿,其中有一宗赔偿金高达400万港元,但有一宗索偿失败。
廉署调查主任吴炳国在记者会上说,在此次行动中,廉署出动150人参与调查。他说,该集团在三年前开始策划作案,第一步是以每张500至1500港元的代价,买了一批身份证,用作购买保单及开银行户口清洗黑钱。
之后,集团开始在大陆物色愿意“献身”的男子,安排他们发生“交通意外”或“工业意外”,在大陆被医生刺盲一只眼睛,再“运到”香港。
“集团在香港(办索偿)容易些,口讲就可以。在大陆就要花不少费用,要购买汽车,将汽车翻转,设计成交通意外。”吴炳国说,现在发现的四宗个案,都是每人损失一只眼睛。
据悉,四名大陆人都是来自同一个内地城市。
吴炳国说:“其实在穷乡僻壤,一个案若赔得30万就是一笔大数目。在当地,买一间屋只需2、3万元,30万就有10间屋了。”
他慨叹:“对我们来说,30万换一只眼睛?有无搞错?但对他们来说,30万就是很多钱。”
这四宗个案分别涉及两宗交通意外和两宗工业意外。自残的大陆人依合法途径到香港后,就被安排到医生处“善后”,将眼球切除,取得验身证明后,向保险公司索赔。
吴炳国强调,虽然犯罪集团精心谋划,但保险公司有紧密程序防止弄虚作假,最终瓦解了该犯罪集团。
他透露,各保险公司总共已付出800万港元保险赔偿,而当局就成功阻止继续支付另外的900万港元。
吴炳国相信,集团全部主脑已被捕,但在内地仍有人潜逃,因此,需要中国检察及公安部门协助追捕。他说,廉署在行动中起获131张身份证。
昨日列席记者会的其中一家被骗公司苏黎世保险承认,香港审批工伤保险,一般只靠文件,包括劳工处判处文件及医生证明,因此,要核实受伤工人的真正身分,有一定困难。
香港保险业联会总干事谭仲豪认为,这只是个别事件,香港目前的保险审核制度基本上完善,但有需要加强审核程序。
他透露,这次是有保险公司在审核索偿案时,发现不寻常状况,主动向廉署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