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一个 97岁老人视频聊天 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
[阅读: 386] 2007-04-02 10:12:56
一个 97岁老人视频聊天
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
3月19日上午9时30分,临汾市企保中心6楼的微机室里,几名工作人员凑在电脑显示屏前,端详着出现在oicq视频窗口、远在哈尔滨养老的本市木材总公司退休职工于长江的面容。这位97岁的老人,“须眉皆白”,行动略有些迟缓,在市企保中心工作人员的遥控指令下,对着摄像头做出若干动作。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证明自己还活着”。
“让老人动一动。”这边的工作人员向对话框里敲进了几个字。一会儿,视频的窗口里,于长江抬了抬头,甚至还眨了眨眼。工作人员连忙将这些图像截屏、放大,给身边于长江的老同事们鉴别,连声嘱咐他们要“看清楚”。“这就是于长江。”几位老同事作出了肯定的判断。
若不是为了能够继续领取自己每月600多元的退休金,于长江完全不必受这份折腾。退休以后,他一直住在东北,通过工资卡按月领取自己的退休金。可是,2007年的1月份,家人发现,退休金停发了。
在电话里,临汾市企保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向家人解释说:临汾市有人举报老人已去世,退休金一直是亲属在冒领。“经过上级同意”,企保中心“暂时”停发了于长江的养老金。既然是“暂时”停发,总该有恢复的时候,不过恢复的条件是:于长江需要证明自己还活着。
在使用oicq视频聊天证明自己尚在人世之前,于长江还做过其他证明。比如,2006年6月,于长江在哈尔滨的现居住社区劳保站为他出具了身体状况的表单,证明“右腿骨折,行动不便”。然而,对临汾市企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表单作假行为实在太多。有些已经去世的老人,家属却在当地劳保所获得了“有病”或“健康”的证明,并继续领取养老金。
既然情况扑朔迷离,临汾市企保中心又“无力支付到哈尔滨的差旅费”,那么oicq的视频聊天,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对此,于长江的孙女表示理解,而于的外孙则十分恼火,认为这“不太人道”。(摘自3月28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