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Blue: A股市场的投资者,不要过分自恋!
A股市场的投资者,不要过分自恋! [原创 2007-08-28 00:41:43 ] 发表者: 文国庆

http://wenguoqing.blog.hexun.com/12303964_d.html

谈到政府放开QDII和居民境外直接投资,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A股和H股市两个市场,两者关系不大,可以各炒各的,根本不必担心二者的比价关系和并轨趋势。持这种观点的大多数是境内的基金经理和本土券商,很多民间资金对这种观点开始怀疑,我觉得这是井底之蛙的一种自恋情结。

有人说,尽管我们A股比H股价格高那么多,它们不是一样上涨?只要股票有价值,管他H股价格多少,我们自己玩儿自己的。他们会列据今年6月以来基金的辉煌业绩来证明这种自信是有事实依据的。但我要说明一点的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所为蓝筹股行情,不过是基金抱团取暖、过度炒作的结果。短短2个月基金的市值增长了一倍,这不是基金特别善于发现价值的功劳,而是后续基金自我推升的结果。基金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4%是个什么概念,从博弈的角度说基金的投资行为已经“庄家化”了,坐庄的人反复拉升自己控盘的股票,我们会赞赏他们的业绩吗?除非我们忘记了新疆德隆的教训。

基金制造蓝筹泡沫,从直接的原因看是监管部门调控不当所致,但管理层也有自己的苦衷。首先,管理层并非不知道市场在玩儿泡沫——不管是重组泡沫还是蓝筹泡沫,但是拼命压泡沫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往往适得其反。上半年在3000点的时候管理层就觉得有泡沫了,所以有意识限制基金的发行。可是限制共同基金的发行并没有阻止泡沫的膨胀,反倒导致私募基金的迅速膨胀,而私募的膨胀导致了资产重组概念股的狂潮和内幕交易的泛滥,市场进入更加癫狂的状态。5月底政府出招儿打压股市,实在出于无奈。虽然当时股市被打下来了,但它的负面效果立刻显现——房价暴涨。

显然,在流动性极度过剩的环境下,想有效压制泡沫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对于决策者而言,就存在一个选择:是默许股市泡沫而压制地产泡沫,还是压股市而促成地产泡沫。如果从政治稳定的角度看,聪明的政治家会选择前者。虽然玩儿泡沫都是很危险的,但地产泡沫危害太大,这是政府无法承受之重;而股市泡沫呢,尽管有害,但还有一些回旋余地。

股市的回旋余地在于,尽管从目前看来股市是高估的,但是由于我国还有大量的未上市资产,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泡沫填实,我们看好资产重组行情的理由也在这里。另外,政府不是怕股市上涨,而是怕股市下跌——害怕下跌的原因倒不是怕国有企业或者其他机构投资者亏损,而是怕大量的弱势群体因为炒股亏损而引发社会问题。所以,近来拼命发行基金,就是希望散户们不要自己炒股,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操作算了。

谁都知道,在博弈的游戏中,基金经理也一样亏损,危险总要暴露的。但是,基金由于进行组合式投资,总体上业绩不会过于难看。另一方面,只要基金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而且金融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市场是难以深幅下跌的。这种情况下,只要政府善加引导,基金来个集体坐庄,股市可能不涨,但短期也不会下跌,就像当年的德隆三剑客一样。

股市博弈是个财富游戏,这个游戏的精妙之处是它可以产生普遍的财富幻觉,当大家把钱投投进去的时候,只要市值上去了,大家就心满意足,想兑现离场的人,比例很小。但是,如果投资者中散户的比例太高,随时可能出现局面的失控;而当基金占绝大多数时,局面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下半年以来管理层这么呵护基金的原因所在。

然而,如果据此认为只要基金控盘股市就会不跌,或者说泡沫就可以无限地玩下去,那也是幻想。其实强化基金只是一个缓兵之计,问题的真正解决,是释放过度的流动性。前面说了,流动性不能向地产引导,也不能长期向股市过度注入,有效的办法,还是引向境外。前期,管理层启动QDII目的是进行一下泄洪的试验,但是很不成功。不成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相关机构的产品设计水平太差,投资者根本没有一点投资的主动性,加上政策对投资品种和结、售汇的限制太严格,使得QDII简直是一个牢笼——您既不能享受股市上涨的超额收益,还要承担汇率损失。这样外行、业余的产品,肯定受到投资者的抵制。

最近,管理层想明白了,别搞那些计划经济的QDII了,还是让投资者自己来干吧。什么防止黑金外逃,什么限制游资,在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下,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眼看着我们的房市、股市泡沫冉冉升起,正在复制十几年前日本的模式,政府不得不出手了。这种举措是明智的,按照这个思路探索下去,我们总有一天会找到避免泡沫破裂的办法。

我们必须清楚的一点是,政府这次的举措,目的就是通过资金泄洪的办法避免爆发更大的危机,而知道这一点,就应该知道这次的决心是坚定的。明白了大道理,那么行动的方向就明确了。8月17日我说过,以后几个月盈利的主要机会在香港市场,而不是A股,A股的机会只能是局部的。

我的预计,这一次个人境外投资试点会迅速展开,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普遍实行,一个全球化投资的浪潮即将启动。多年来大多数投资者的行为被限制在A股市场的狭小空间,其视野和敏感性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说是井底之蛙也不为过。对于一个成天渲染价值投资的人,不去买价格便宜50%以上的股票是可笑的;当政府正在打开资本市场的藩篱,大力推进资本双向流动的时候,您再成天渲染A股市场的封闭性,也是不识时务的。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国家外汇公司大举投资香港市场,民间资金随势而上,甚至证券投资基金也可以同时兼做境内外市场,到那个时候您还会认为A股市场是特立独行的,年还认为A/H股的比价效应是可以忽略的吗?

现在进入香港市场的人是聪明的人,就像第一批购买深发展股票的人。基金经理们认为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对A股没有影响,是因为基金不可以直接投资香港,如果政策改变了呢?他们会坚决看好港股。如果允许他们在中国铝业的A股和H股之间自由选择,它们会果断抛弃A股而选择H股。

在资本市场上,股票没有好与不好一说,只有选择更好的逻辑。我们说看好H股不是说A股一定会跌,而是说在目前,H股市场的效率比A股市场高得多。我们应当认清大局,听党的话,做最应该做的事。


执行力=流程+计划+组织

把理想变成计划,
把计划变成步骤,
把步骤变成行动,
把行动变成成果。

好語說盡人必易之。規矩行盡人必繁之。福若受盡緣必孤。勢若使盡禍必至。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