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04] 2007-11-23 06:33:13
“我丢手指,你丢良心”令人震撼
在福建厦门打工的15岁外来童工王磊说,他加班时被机台碾碎4根手指。四个多月过去了,他想认定工伤并找公司索赔时,公司却一口咬定他不是公司员工。王磊说,面对公司的翻脸不认人,他非常气愤,但又很无奈,因为他手上的物证很有限,厂里的30多名工友又无人敢站出来为他作证。(《海峡导报》11月18日)宣华华在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撰文说,童工王磊的惨遇是弱势群体生存处境的又一真实写照,让人看后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但更让人震撼的是王磊的一段感言,“他说,他已经丢了4个手指,希望他的工友们不要丢了自己的良心——因为良心饭碗丢了可以再找,但良心丢了,你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此话击中了社会的道德软肋。
假如换一种情形,王磊站在自己工友的位置上,看到另一个“王磊”惨遭此事,他会不会挺身而出呢?这不是对王磊的诘问,而是为了揭示一个残酷的事实:身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当自身的安全和工作都难以保障的时候,谈论“良心”的话题就过于沉重了。然而,不谈论“良心”又将如何?
事实上,真正能让王磊欣慰的应该是,良心之外还有法律。或者说,“法律”其实就是“社会的良心”。据报道,王磊一案已由当地劳动部门介入,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公司举证证明自己的说法——“王磊不是公司的员工”。这就是法律所体现的“社会的良心”,超越了“个体的良心”。
唯有建设一个成熟、健全的法治社会,社会才永远不会丢掉“共同的良心”。法律愈完善,良心愈彰显,王磊工友们暂时失去的“良心”,必然会被法律寻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