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北大医改课题组成员李玲指出 向政府要钱的市场化隐患最大
[阅读: 415] 2007-11-30 05:34:13
北大医改课题组成员李玲指出
向政府要钱的市场化隐患最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26日报道,医改作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尚无现成的完美模式可供借鉴,中国医改的路径之争显然不可避免。尽管参与讨论的学者们不赞同舆论对其“政府派”与“市场派”的划分,但历经三年的中国新医改争议中,核心仍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和内涵。近日,北大医改课题组成员李玲接受记者专访,就之前有关争议进行全面阐释。
李玲表示,现在有些人一提到政府就很排斥,提到市场就很亲近。其实,政府主导不等于计划经济,更不等于僵化,而是一种统筹概念。政府主导也要配套有效的手段。而我们缺的,或者需要改革的正是政府主导的手段,而不是是否主导。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不承担,谁来承担?
实际上,无论哪个“派”都离不开政府,即使是所谓的“市场派”也强调政府掏钱买单。根据一些国家的经历,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向政府要钱的市场化”的隐患。美国是典型的例子。美国最初尝试商业保险方式,结果怎样呢?老年人没有保险、身体差的人没有保险,穷人更没有。于是逼上梁山,1965年政府办了老年医疗保险和穷人医疗保险。但是,美国的医疗服务机构是市场的,政府买单更刺激了医院和医生扩张服务和费用,美国政府几十年来为控制费用使了各种招,但效果有限,政府无力直接控制成本,因此这两个保险的费用始终居高不下,成了各届政府的难题。这个负担,换成中国承受得起吗?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是政府索性连筹资也不管,全部推向市场,这样看病再难、再贵也是市场规律的结果。但老百姓是没办法找市场规律来负责的,人民不健康、社会不稳定,最后还要来闹政府,板子还是打在政府身上。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政府自己把筹资和提供都管起来,承担这个责任,也就是政府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