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76] 2008-05-27 06:14:09
一、“大戚兵法”
98年世界杯之前的97年预选赛上,中国式领导艺术被发挥到了极致。我们组成了以戚务生为正,金、迟为副,众教练为基本成员的庞大教练班子,在足球史上首次大胆并创造性地排出了“721”的教练员主力阵容,并附以3名替补教练,以便随时协助戚务生大脑失聪、指挥失误。正是在如此神奇的“集体领导”下,戚务生不仅保持了“先赢后输”的常势,更是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略战术,史称“大戚兵法”。
“兵法”之一,换人计。当球队领先时戚务生换下防守中坚,换上中场软肋。此招一出,令对方反败为胜,格外灵验。
“兵法”之二,再换人计。当大势已去,狗急跳墙之际,戚务生连续第四次换人上场,以求绝地反击。无奈第四裁判尚且识数,断制止了他的冲动。
“兵法”之三,保平争胜。以戚务生们的能力,中国队很自然地到达了只有取胜方有一线生机的地步。而此时,戚务生们所制定的方针便是“保平争胜”。“保平”有什么意义呢?能使脸面好看些;“争胜”而不是“必胜”,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戚务生想:我是组织的人。获胜了我是组织的人,失败了我仍是组织的人。组织上常教导我们,不论结果如何,只要努力就行——“争”就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