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搞笑奇文: 贴子 635456
oyjt: 中国足球十大黑色幽默 中国特色足球理论
八、中国特色足球理论

  仅说出中国足球的实践中的黑色幽默是不够的,那样会使人觉得中国足球只是偏瘫而已。其实,中国足球的基本症状是全身瘫痪。

  在世界足球,比较传统也比较机械的划分有三种风格,即拉丁派,欧洲派,欧洲拉丁派。但到全攻全守出现后,人们更自由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打法。好的就成了风格,坏的也仅仅就是打法而已,并不挑剔。

  但中国足球不同,正所谓“出师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苏永舜执教,说我们要拉丁,于是拉丁;高丰文执教,说我们要力量,于是力量;曾雪麟执教,说我们要欧洲拉丁,于是欧洲拉丁。后来,真正的外国人来了,以为高人,奉为神明,红毯军乐一番。试了几回不灵,便又鄙为垃圾,洗澡水一般泼掉,当然是连着孩子一起。施拉普纳说,我们要豹子,于是豹子。霍顿说,我们要平行站位,于是平行站位。米卢因为把中国足球带进了世界杯,所以是最招圈里人恨的一个人,大概什么污水都泼了上去。但他的“快乐足球”却不得不说暂停了我们多年来的“痛苦足球”。阿里汉是尽职尽力的,但除了证明中国足协决策者的眼睛长在了脚上,脑子长在了两腿之间以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这期间还有一个主线需要牵出来,就是我们历来的逢韩必败。当遇到一种长久不破的东西,中国球员的选择一般有两个:一是腿软,二是嘴硬;中国足协的选择一般也有两个:一是仰头想“我们玩蹴鞠的时候那叫一个阔气”,二是俯到地上学着人家的脚步。眼看着就要有点模样了,忽然看到日本人走的更好看。于是便丢了韩国,跟上日本……直到自己忘了怎么走路。

  要说中国足球没有一点自己的“理论”也不公允。虽然经常是从别人身上扒下来的皮毛,但毕竟标着我们自己的商标——就像西服袖口舍不得去掉的那块东西。最早有“两翼齐飞”,后来有“一高一快”,还有徐根宝的“抢逼围”,金志扬的“小快灵”……这些货色放在我们自己的供销社里还笆篱一样藏到角落了。

  在闫掌门期间,他曾要大家都拍脑门儿,开展一次关于“中国足球风格”的大讨论,将中国足球的技术打法像会议精神一样确定下来。但终于胎死腹中。不过在此之前,沈祥福沈指导正是由于脑门儿拍得漂亮而进入闫掌门法眼的。那是一套听起来很美的东西,即所谓“前场学荷兰,中场学巴西,后场学意大利”。这真是一个完美的设计,仿佛是将一个球场按美式足球的样子划上完全相等的三段,我们姑且称为“沈氏三段论”。好看是好看,但怎么学呢?难啊!球员是活的,不会老是按照所谓“场上纪律”从事。而以中国球员的自律性,他们不把球场当成“跑马场”就已经很厉害了,何况还有更难得的脑子需要动用。当他们在后场时,脑子里要想“我意大利”;一迈到中场,脑子马上要想“我巴西了”;到了前场呢?又要“我荷兰”,简直难死。还不如满场乱跑,脑子里只有“我中国”。
信面哥 中大奖
http://oyjt.cndev.org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