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中国宣布提高油价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应声下跌。纽约原油期货从139.89美元,降至131.93美元,跌幅近5美元
[阅读: 444] 2008-06-21 02:15:58
中国调高油价是积极举措
(2008-06-21)
中国政府前天晚间突然宣布,从6月20日起提高成品油价格,其中汽油和柴油每吨提高1000元人民币(下同),升幅高达18%;航空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升幅高达25%。尽管提价措施难免会引起消费者的一些怨言,但从宏观和长远来看,却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积极步骤。
中国宣布提高油价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应声下跌。纽约原油期货从139.89美元,降至131.93美元,跌幅近5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耗油国之一,中国内部市场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只靠中国和少数亚洲国家削减油价补贴,显然远远不足以使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相对合理的稳定状态。其他主要耗油国,特别是美国,也应拿出政治决心作出更多努力。
中国此次汽油和柴油提价,幅度是十年来最大的。外界原本以为,北京在奥运会之前将是按兵不动,原因是通货膨胀压力本来就不小,此时再提高油价,恐将不利于社会稳定。确实,在物价指数近几个月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曾多次重申不会提高油价。因此,对于前天晚间的这项宣布,外界都感到突然。这既表明以中央财政补贴来控制成品油价格的政策,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刻,同时也说明,虽然此举存在一些风险,但北京当局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很有信心地拿出了政治勇气。
如同其他国家一样,通过财政补贴来限制油价,是一种利弊互见的政策,虽然它有助于防止国内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过度冲击,但长期而言却会成为尾大不掉的包袱。这是因为限价措施已经使中国大型炼油厂蒙受亏损,很多小型炼油厂更是不得不停业,结果导致汽油供应短缺,汽车排长队等待加油的“油荒”现象时有发生,这对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显然是不利的。而在中央政府方面,价格补贴措施已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阻碍了其他改革计划的推进。
长期以来,一些工业国一直要求中国削减油价补贴,甚至指责限价措施刺激了中国对海外石油的需求。北京此次决定提价,在客观上也是对国际压力的间接回应,对国际社会为抑制油价而作出的努力,无疑是一个贡献。
但是,长期而言,要阻止原油价格继续攀升,乃至使之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还需要所有耗油国和产油国一起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包括降低财政补贴、增加原油产量。本周末,世界各产油国和耗油国将为此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议,我们希望所有国家都拿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出来。
中国汽油和柴油价格的上调,当然是消费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出现各种怨言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中国民众也应该认识到,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是不可避免的。况且,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最近都因为财政压力太大,而不得不削减汽油补贴。在全球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广大消费者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正视和承受类似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