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它的前提与经济学很多理论一样,大家都是平等的经济人
[阅读: 516] 2009-01-07 03:50:38
“回扣门”是“权力变现”的一个典型
日期:[2009年1月7日] 版次:[AA30] 版名:[众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
轩尼诗KO:采购单价840元,每瓶回扣252元;3斤装轩尼诗KO:采购单价1680元,每瓶回扣504元……这几天,网上爆出一张令人愤慨的回扣清单,据说江西某副科级干部利用采购之便,一个月就捞了3万多元回扣,实在是利欲熏心到极点。(“东方网”1月6日)
一个小小的副科长一月之间捞取油水三万,引发网友的众口抨击:这是偷盗,偷盗我们每一位的口袋,偷盗我们每一位纳税人辛苦上交给国家的税钱!而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是,这位副科长把权力运用到了极致,不但对名贵的烟酒吃了回扣,而且连实价6毛5一瓶的矿泉水也不放过,每瓶照样收了3毛5的好处,采购360瓶水还捞了126块钱。
著名学者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过,美国的民情之一就是对官员的不信任,因为他们最接近权力,也更有可能成为无赖;如果不用一项权力去监督制约他们,他们有可能把整个国家抱回家。事实上,英美国家的人性预设是“人是无赖”,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便会占便宜,一有权力,他便有可能腐败。而这个副科长对矿泉水收取三毛五的好处费,充分证明了官员作为无赖的可能性,以及在权力冲动下,官员作为个体对公权的异化运用的可怕性。
从本质上说,这个副科长的行为是典型的权力变现。所谓权力变现就是通过公权的非公共行使以达到追逐私利而非公共利益的目的。因此,权力变现的流行意味着公权公信力的流失,更意味着政府必须为此承担极为昂贵的道义成本和信任成本。
权力变现,从根本上说,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背离。而权力变现的背后却是政府对自身责任的推卸,对公众意志的违背。面对官员连区区几毛钱的矿泉水也要吃回扣的事实,我们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反思和改进,因为任何制度的设计都不能摆脱对人性的选择问题。好制度的目标是让个体有继续行善的积极性,而没有为恶的积极性。不同制度设计的主要区别,就是对于人性预设的差异。只有基于“人性恶”的假设来进行制度设计才能避免种种丑行的再现和权力的变现。□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