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02] 2009-04-08 02:52:01
千万别做“小人儒”
前些日子,与京城几位文化学者喝茶聊天,忍不住说起近年研习儒学的一些心得。一朋友说:儒家也有君子儒与小人儒之分。
“小人儒”这个说法,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子夏说的一句话:“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他的意思是,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钱穆认为小人儒大概有两个意思,一是只溺情专注于书本典籍,而对世道漠不关心;一是只注意章句的训诂,而对字面之下的义理领悟得甚少。子夏的学问或许缜密有余,但因为缺乏对宏大世界的关怀,所以得到了小人儒这种讥讽。
荀子后来直呼这类知识分子为“贱儒”,其实也就是小人儒的意思。荀子还为这类人画了三幅像:帽子戴在头上也显得颓废而没有精神,谈吐平淡无味,却故意模仿着圣人禹、舜的样子,这是颛孙师一类的贱儒;外表衣冠整齐,脸色庄重,一副自得的样子,整日不发一言,这是卜商一类的贱儒;懒惰懦弱胆小怕事,没有廉耻却贪图吃喝,并借口说君子本来就不劳动,这是言偃一类的贱儒。其实我们细察钱穆和荀子对小人儒及贱儒的画像,发现我们无疑正置身在一个盛产小人儒的时代。孔子说,君子不器。这里“器”的意思就是指就囿于某一专业,不关心世道人心的意思,也就是现代所谓的专业化。今日有些知识分子却往往以成 “器”为傲,而不会在意学问背后,是否还有一个活的生命的存在。
(摘自4月2日 《今晚报》作者叶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