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812432
haitao
海桑,危险的入侵者
海桑,危险的入侵者
其超强的繁殖力,将海对岸的香港都纳入领地;其恐怖的侵略性,威胁着本土红树林生存
类别:社会民生 浏览量:72 版次:SA36 版名:深圳读本 深港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4-28
作者:付可 刘荣 徐佳丽 赵炎雄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这就是破坏生态的杀手海桑。
“海桑威胁不除,可能给深圳带来一场生态灾难,深圳海岸线有可能会集体沦为‘绿色沙漠’!”刚刚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王勇军忧心忡忡地说。

18年前,海桑作为“八五攻关课题”引入深圳时,曾被寄予海岸线守护者的厚望。为助其过冬,科学家们曾站在冰冷的海水中覆塑料薄膜。但时至今日,看着湿地中密布的海桑,科学家们突然发现,自己错了。

原本遇寒就死的海桑,竟在科学家们的疏忽下悄然自我改造。其超强的繁殖力,将海对岸的香港都纳入领地;其可怖的侵略性,使得本土红树种无立足之地,千百年稳定下来的本地生物链,正在断裂。

危险树种 进入市府关注层面

“任何海岸都可再造红树林,那是天方夜谭,人工不适当的种植不是生态修复,而是生态灾难。”

4月15日,梁俊乾在自己的博客中留下了这段话,他的身份是深圳农业与渔业局副局长。令梁副局长如此忧心的正是海桑。梁俊乾证实,博客确实是他写的,但当记者提出让他对海桑进一步发表看法时,他委婉拒绝,只表示希望引起大家对深圳大自然和生态的关心与爱护。在他的博客中,博文主要是关注深圳海和红树林,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而在此前一天,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在会议中,也表达了对海桑的关注。对后海湾的一种植物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市级政府层面。这种“待遇”,只有同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植物——— 薇甘菊曾“享受”过。

深圳自特区成立以来,就一直延续着城市与红树的缘分。为了保护红树林,深圳还特别成立了一个红树林保护单位。因为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独特功能,红树被称为“天然海岸卫士”。

正是看到其重要作用,深圳从上世纪起,就开始在海岸边大规模种植红树科植物,并有意识地从外地引进物种进行种植,海桑就这样进入了深圳人的视野。

但在今年4月,深圳却开始区别对待本土红树、海桑,深圳人一手引进的树种,如今被列为重点观察的危险树种。此刻,海桑刚挨过一年中最艰难的寒冬季节。在福田红树林公园的滩涂中,一人多高的海桑树丛正吐出新芽,为新一轮的扩张做准备。而在滩涂的空地中,一棵棵小树苗也在萌发。

对深圳红树林比较熟悉的深圳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工作人员郭强表示,相对深圳本土的红树、秋茄等,确实如梁俊乾所言,海桑长得又高又快,让整个红树林看起来不协调,这在业内已经引起了关注。

呵护海桑 科学家冒寒覆膜

“只要一年时间,这些小树就可长到两米高,并开花结果。”刚刚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王勇军,是公认的红树专家。1991年,在海桑引入深圳的次年,王勇军入职管理局,并参与了海桑“移民”计划。

1990年,保护区从孟加拉和海南省分别引进了无瓣海桑和海桑两个树种(以下统称“海桑”)。“当时这个项目作为‘八五攻关课题’,交给了深圳,中央有关部门希望我们能在海岸线生态修复上做些尝试。”王勇军说。

海桑种植课题,深圳将选址地放在了福田、南山交界的红树林保护区内,受填海和环境污染影响,后海湾一带原本繁茂的红树林正日益萎缩。

但如何让原本生活在热带的海桑在深圳落户,还不是一条平坦之路。第一批引进来的海桑树苗,保护区的科学家们像宝贝一样呵护着,“当时有好几个同事来找我,希望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种植海桑,但我当时还是持谨慎态度。”王勇军说。

深圳生态专家、博士昝启杰说,估计深圳目前海桑的种植面积在100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深圳西部宝安的福永沙井海边。

据了解,当时保护区对于移植海桑就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在学术界,引进外来物种从来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在经过大家讨论后,最终决定将海桑后续的试验地选在保护区的试验区和缓冲区。

但在当年冬季的一场寒潮中,第一批引进的小树苗全都冻死了。由于海桑对深圳气候表现出不适应的特性,因此大家都觉得此树危害不大,也就放松了警惕。

1992年冬天,为了保护新一批移植过来的海桑,科学家们冒着严寒走进滩涂,用塑料薄膜将树苗全部盖起来保温,结果这批海桑在人工干预下,成功地在后海湾活了下来。

无声无息 海桑完成自我改造

在接下来的两年,科研人员在后海湾考察时,发现在一些避风、向阳的海湾,已经有一些海桑能够自主生存下来。但这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警惕,主流观点认为这只是偶发情况。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的海桑,已经悄悄进行了自我改造,它们在适应环境的变化。”王勇军说,当时在后海湾存活下来的第一批海桑,表现出超强的适应能力,已经不畏严寒,而且随着海潮的涨落,海桑树苗还在其他滩涂存活下来。

在“八五攻关”项目这一光环的照耀下,海桑在深圳的成活及繁殖,显然没有令有关部门感受到威胁,反而还成了其他城市学习的样板。1999年,珠海为了对抗滩涂的杂草,也开始大规模移植海桑。直至2008年,珠海有关部门还因为海桑的部分冻死而感到惋惜。

1999年的后海湾,高大的海桑已经四处可见。科学家们当时的科考记录显示,在海桑融入深圳红树林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中,发现生物多样性反而增加了,鸟类、鱼类更多。

在完成自我改造后,海桑开始显示出惊人的生命力。“海桑到冬天也不会大片冻死,而且繁殖得飞快,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海桑竟然悄悄地完成了自我改造,很多树苗已经不惧严寒了。”王勇军说。

潘多拉魔盒一经打开,要想重新盖上却已不可能。就在深圳红树林管理者意识到海桑的威胁时,后海湾对面的香港同行也发现,香港米埔湿地也出现了大量的海桑苗。由于此前香港并无此树种,因此很快确认:深圳海桑的种子随海潮漂流至港。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后海湾畔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最近距离仅300米),二者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后海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的调查揭示了海桑的恐怖特性:该署工作人员以一棵成年海桑做调查样品,发现单棵树上共长有几千个果实,而打开果实后,发现一个果实内有1000粒种子。而香港方面2007年做的调查发现,仅后海湾的香港一侧,就长有5万株海桑,而且数量每年都在增加。

“海桑的种子很特别,可以在海水里泡很久,随着海浪一直漂,一旦种子落到了适合生长的浅滩区域,就可落地生根。”福田—城大红树林研发中心主任谭凤仪说。

种子播下后只需一年,海桑就可长到1.5米到两米高,而且当年就可开花结果。树木长成后,即使人工砍伐,也会立刻重新长出新芽。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短短20年间,海桑已经密布整个后海湾深港两岸,日益侵蚀两城的红树林核心保护区。除此以外,在香港大屿山、大澳等地也能见到海桑的身影。

“海桑不除 海岸将成绿色沙漠”

现在后海湾的大部分滩涂,都已经被海桑占领。滩涂中新生的树苗,几乎全部是海桑。本土红树大部分是树龄80到100年的成年树,本土红树的新树苗,在与海桑的竞争中全面败退,本土红树的幼树非常少。

为什么会这样?“海桑的适应能力太强了,在海水较深的滩涂海桑也可以生长,但原生红树不行,在原生红树的生长地——— 浅滩涂,海桑则繁殖得更快,地方全被海桑给占领了,导致原生红树无立足之地。”谭凤仪说。         (下转AⅡ14-15版)

◎海桑

海桑在中国仅分布在海南岛,是一种分布范围较窄的喜爱炎热气候的树种。它是红树植物海桑群系的主要树种。海桑为灌木或乔木,高8-l0米,胸径8-20厘米。叶对生,厚革质,椭圆形。

和其它的红树植物一样,它也有发达的呼吸根,只是它的根特别高,特别大,形状又像一个肥厚的竹笋,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笋状呼吸根。(互动百科 百度百科)

◎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是地球上唯一的海洋森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红树的树干、树枝、花朵、果实都是浅红色,树皮部分还可以提炼红色染料,故被称为红树林,也有“潮汐林”的别称。

深圳目前有红树林2000多亩,分属16个品种,主要树种有海桑、秋茄、桐花树、海漆、木榄、白骨壤、相花树等,主要分布在后海湾、西部海岸滩涂以及东部的坝光和东涌。后海湾的红树林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城市腹地红树林,是深圳独有的“生态名片”和“城市形象”。

——没说它为什么有害?
——导致红树林无法生存?红树林的功效,它就没有?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