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zy:
股市大鳄潜伏云南国投 蔡明 打造“龙计划”
[阅读: 1100] 2004-10-08 04:40:39
股市大鳄潜伏云南国投 蔡明 打造“龙计划”
蔡明崇尚美国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不过,蔡并不是巴菲特的忠实追随者,至少蔡不会象巴菲特那样几十年如一日的持有股票。
本报记者 晓然 综合报道
他行事低调,很少在镜头前曝光,但股市都能明显感到这个隐秘人物的力量。
他就是蔡明———圈子里颇有名气的前股市交易员———现在的身份是云南国投总裁。
在这位股市大鳄级人物的调教下,云南国投频频在股市上露脸,在今年的牛股长安汽车(000625.SZ)上大出风头,成为一家来自西南云贵高原的令人侧目的黑马级“新贵”。
蔡明其人
名不见经传的云南国投,从地方小机构一跃成为割据一方的西南诸侯,蔡明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蔡明本人是个富有争议的人物。圈子里有好事者曾做过中国股市著名操盘手排名,尽管蔡明列在庄晓雁、孙殿志(庄是蔡在海南港澳的同事,孙则是南方证券首席操盘手)之后,但这不表明蔡的影响力较他们要小。况且,这份操盘手排行榜中,威震一时的罗成、吕梁、朱焕良也摆在毫不起眼的位置。
另一方面,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所知甚少。蔡明也是如此,云南国投今年推出的《中国龙信托计划》,关于蔡的介绍也是寥
寥数语:1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从业经历,曾任海南港澳信托公司证券总部总经理,博时基金公司主管投资副总经理,现任云南国投总裁。
传言似乎成了有关蔡明早期故事的惟一来源。蔡在海南港澳期间,1995年成功炒作琼金盘(000572.SZ),为港澳信托当年利润贡献不菲,据传海南港澳为此奖励他一辆宝马。
离开港澳信托后,蔡明来到博时基金公司,担任基金裕阳的基金经理。蔡因成功投资了风华高科(000636.SZ)、东大阿尔派(600718.SH)两只科技股,成为“5·19行情”的明星基金经理。此段经历有据可查。蔡甚至自己向媒体透露:裕阳基金在20元价位左右陆续吃进1000多万股风华高科,后来猛涨至42元;同期蔡还指挥2亿多资金在30元左右杀向东大阿尔派,后来也升至50多元;蔡后来还指挥旗下基金在30元附近吃进琼海虹(000503.SZ),琼海虹随后疯涨到80多元。
蔡那种无法抑制的自豪感在媒体前溢于言表。不过在2000年那场著名的基金黑幕事件中,蔡明更是站在风口浪尖,不过这次不同以往,蔡真正陷入尴尬境地——此三只大牛股股价疯涨的背后不乏有操纵的成分。
证监会于2001年立案调查博时基金公司时发现:2000年博时系基金因存在着明显的对敲等异常交易行为。蔡明被认为是始作俑者,遭到证监会内部处理,蔡因此离开博时基金、远赴美国。
回国的蔡明即来到云南国投,短短时间就让云南国投在长安汽车上做得风生水起,再次令业内对其刮目相看。
不过,这只是蔡明操刀云南国投的开始。他背后,站着一家与德隆齐名、一样趋幽潜行的猛庄———涌金集团。
“魏老爷子”与蔡明
蔡明能够进入云南国投,与涌金集团的大力推荐有极大关系。
蔡明与涌金关系密切。尤其与涌金的灵魂人物———魏振雄———渊源甚深,有传闻称二者有浓厚的师生情谊。
魏振雄,涌金集团现任董事长魏东的父亲,正式身份是中央财大的会计学教授,但是圈内人士更愿意把“魏老爷子”视为教父“维托·科莱昂”式的人物,甚至有人称他为涌金的“精神教父”。
尽管涌金方面人士对各种猜测极力否认,但外界还是相信:魏老爷子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其门生遍布财经金融界;这种广泛的人脉资源,为涌金迅速起家贡献不菲。
涌金系一直在寻求一个金融平台,信托业的清理整顿让涌金系找到机会,云南国投进入魏氏家族的“法眼”:除了1996年在四川长虹(600839.SH)有所斩获外,云南国投可圈点之处甚少。但相对其他信托公司而言,云南国投的“底子”很干净。
涌金开始入股云南国投,参与了对其增资扩股和重组改制,与涌金一道的,还有清华同方、云南红塔等知名企业。甚至连玩转资本市场的潘琦、潘勇兄弟,也透过银河科技,投资云南国投4000万,占有其10%的股权。
正是在涌金成为云南国投大股东的背景下,蔡明虽然与云南国投素无瓜葛,但凭借与涌金的渊源,蔡明成为云南国投重新登记后的首任总裁。
大鳄的“龙计划”
蔡明成功入主后,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打造云南国投。
云南国投在长安汽车2003年中报浮出水面,以近900万的持股量成为长安的第三大股东。这只是蔡的小试牛刀。
在蔡的主导下,云南国投的“中国龙信托计划”粉墨登场。
不过,从该信托计划的有关介绍来看,来自涌金方面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蔡明的博时旧部。
该信托的首席信托经理是汪德生。汪是蔡明的追随者。在海南港澳时,汪德生就是蔡明手下;蔡明到博时基金后,汪也被招至博时麾下,成为管理基金裕元的基金经理;在基金黑幕事件中,汪也受到证监会内部处罚,是该事件后博时第一个离职的基金经理。
该信托的风险控制委员会主席程兵同样来自博时基金。程兵曾任博时基金首席金融工程学家,并参与博时的开放式基金产品设计。
蔡明似乎更愿意把该信托计划称为“对冲基金”,并对该信托打造了一个“主题投资+动量投资”的概念。
熟悉蔡的人士称“主题投资”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仍然沿用蔡原来的行业价值发现理念。
对于“动量投资”,一位香港基金经理嗤之以鼻,认为只要样本股和样本时间发生改变,动量效应也随之改变,所谓动量投资只是纸上谈兵,实战意义不大。
蔡明崇尚美国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不过,蔡并不是巴菲特的忠实追随者,至少蔡不会像巴菲特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地持有股票。
蔡明更准确地说是个实用主义者,这一点蔡与其同时代出于农民式朴素思想的朱焕良类似———喜欢现金为王。
在股价升到高点,蔡明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派货套现:琼金盘如此,风华高科、东大阿尔派、琼海虹都是这样。
长安悬
念与魏老爷子一样,蔡明也是会计高手。
正因为此,有人指责蔡明是长安汽车二级市场运作的总策划。
长安汽车2002年业绩似乎施展了“报表魔术”:2002年前三季度业绩平平,到了年报却显示第四季度业绩出现匪夷所思的暴增,故有“飞雪漫天”网民由此发出著名的《长安七问》。
蔡明应该说早已领略了网络的力量。早在2000年,琼海虹正因为“网络股概念”而一飞冲天,从十几元扶摇直上飙升到80多元。
如果说那只是一种概念炒作的话,“飞雪漫天”在网络上的质疑给庄家的打击是实质性的,至少庄家利用长安优秀业绩中报派货的梦想破灭。
那么,长安汽车会不会像蔡明所说,“放在3年的背景上看,它可能是刚刚启动”,这可能是个有趣的悬念。
至于主力和上市公司配合乃至勾结的质疑,精于游戏规则的庄家是不会留下把柄的,而这只能凸显股市监管的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