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作为买方的“三一”说“徐工”出价太低了,而卖方“徐工”还为此不悦
[阅读: 370] 2006-07-03 05:13:22
向文波“搅局”徐工并购的意义
该由谁决定国企的引资
------------------------------------------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6月26日刊登田泓的文章说,国内装备制造业龙头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徐工机械被外资凯雷集团并购控股,因民营企业“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在个人博客上公开“叫板”而成为舆论焦点。
向文波质疑凯雷并购“徐工”的两大核心论点是:一、外资不能控股国家战略行业;二、“徐工”不能被贱卖。撇开资产评估等技术性问题不谈,向文波心中的不平归根结底在于:作为民营企业,“三一”被拒于谈判桌外。由此产生的戏剧性场面是,作为买方的“三一”说“徐工”出价太低了,而卖方“徐工”还为此不悦。
最近一年,几乎每一桩国企并购案都会引发一场关于“国企是否贱卖”和“国家经济安全”的争论。不同形式的国企改制演绎着相同的议题———谁有资格购买国企?国有资产如何定价?“徐工”并购案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由谁来决定国企的引资?是地方政府、企业高层,还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
文章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外资并购将成为未来引进外资的主要形式。原先那种以鼓励为主而缺乏规范制约的引资政策,是到了该梳理的时候了。有消息说,国家正在酝酿建立审查外资并购的机制。文章认为,对战略行业的保护不能简单理解为排斥外资,而是要让各类经济成分在合理的游戏规则下自主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