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390410
haitao
最应享有特权的是平等
最应享有特权的是平等

2006-09-04 10:02:2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中国观察之唐昊专栏
  
  今年暑假期间,东北某高校部分教职工因抗拒学校调整子弟招生的优惠政策,而向校方抗议,要求学校对其子女予以大幅度降分录取。事件发生后,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也使高校降分录取本校子弟这一半公开的秘密更加公开化。

  有人说,高校招生中的“内部照顾”是一种“特权”,是对其他群体平等权利的剥夺。这话固然不错,不过,更准确的说法是,高校老师所享有的这种“特权”和其他垄断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一样,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靠山吃山”习惯的自然延续。几十年来,我国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福利问题并没有社会化,而是由单位内部解决,由此形成了一种挖掘本单位资源来为职工搞福利的传统。行业特权也是一种特权,而对内部职工的照顾逐步“升级”的过程也带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特权的相互攀比,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权时代”。

  享有特权的差别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竟然有决定性影响,这会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逐步偏离正常的轨道,主要精力会向正常程序以外的其他事情倾斜。没有人关心规则、更没有人关心法律,人们向政府官员要求那些不合法的“特权”的时候是如此理直气壮,好像他们要求的是一种完全正当和合法的东西。这种荒唐景象被人们习以为常,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特权已经成为社会正常运转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很多人已习惯于特权思想、既得利益等严重腐蚀灵魂的东西,我们痛恨特权,却又依赖它而生存,连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亦不能免俗。

  在这样一个“特权时代”里,几乎人人都享有某种程度的特权,又几乎都是特权的受害者。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护士在进修的时候为了能够考试过关,就送了一盒月饼给老师;而老师为了能够提职称,又将月饼送给了校长;校长为了能够晋升,又把它送给了教育局的领导;而教育局领导的岳母病了,为了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又把医院里从医生到护士个个打点了一下,那盒月饼于是又回到了小护士的手里。这个故事说明,其实各色人等都拥有某些“特权”,但是他们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则毫无权力,因此他们不得不学会甚至擅长在特殊的场合出卖自己的特权去交换别的特权。

  特权与特权之间的交易,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社会腐败的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腐败与政治腐败一样,是国家的毒药。其危害在于,人人都享有特权,人人都是潜在的腐败分子,社会人心败坏,法律伦理都被无情抛弃,潜规则大行其道。在这种社会中,谁都不会感到生活幸福快意,要知道,平等的感觉所带给人的心灵安抚和慰藉,是任何别的东西都难以取代的。

  历史上,破解“特权”泛滥的唯一途径就是以“普遍人权”取代那些各自领域里的“特权”。法律、公民社会、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平衡、开放的媒体,都意味着人权的保障和特权的末日。从消除行业不平等、以广泛的“人权”取代“特权”的角度来看,高校招生特权的弱化甚至消除无论如何是值得肯定的,其所代表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进步、公平的取向。事实上,教育部的政策和社会上的指责,使高校的“内部照顾”政策举步维艰,在全社会众目睽睽之下,这种显性化了的“行业特权”显然已经不可能持续下去了。不过,当是时,我们仍要理解那些作为局中人的高校老师的不满——在所有其他行业,如电力、电信、地铁乃至公务员等行业均享有特权的情况下,惟独收回了老师的“行业特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事实。

  所以,解决行业特权问题的一个关键是:在收回特权的时候要一视同仁,不然的话,“弱势”行业的特权可以被轻易收回,而“强势”行业却依然可以我行我素,那么社会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而这些群体之间的愤恨也将会成倍增长,甚至比大家都享有“特权”的时候还糟。在一个旧有的建立在“特权平等”基础上的社会生态平衡被打破、而以“人权”“法治”等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平衡又没有建立起来的时代,社会必然陷入新一轮利益冲突之中。当是时,在政治设计和法律执行中,在所有价值观和实践原则中,最应享有“特权”的,不是别的,而是“平等”。

  (作者系广州学者)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