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萧功秦教授认为:“科举”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阅读: 487] 2008-07-09 07:44:17
萧功秦教授认为
“科举”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2008.07.09 A02版:新闻 稿件来源:报刊文摘
萧功秦教授在6月29日的《文汇报》上撰文说,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要求的是求同思维,久而久之,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群体心理,重守成而轻创新,甚至把一切变异都看作是对儒家经典的背叛,这就造成文化变异能力较弱,社会文化缺乏活力。这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二十世纪中国近代化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
梁启超1894年曾走遍北京的书铺,想买一张世界地图,居然没有找到。那时候,鸦片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为什么会这样?当时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学世界地理没有用,因为科举考试不需要考世界地理。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客观知识的认识,要远远低于日本人。有人做过统计,在甲午战争时代的日本,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写过一本小册子,是介绍西方文明的,一年时间里销量达到25万册。但是在中国,洋务运动派在江南制造局印行的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各种书籍,三十年来只卖掉一万多册。这个数据很有意思。当时日本人口只是中国的十一分之一,日本的领土面积只有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这些数据非常深刻地说明,科举制度给中国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整个士绅阶层对西方文化没有任何兴趣,尽管西方那时候已经强大到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
儒家文明形态的这种缺陷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严重的消极后果。但是到了西方对中国发出咄咄逼人的挑战后,它的消极性逐渐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