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41368
haitao
再顶.李副书记与妞妞头上的“伞”究竟有多大?——评CCTV与妞妞的《面对面》
再顶.李副书记与妞妞头上的“伞”究竟有多大?
——评CCTV与妞妞的《面对面》
深圳市委
副书记、秘书长李意珍的女儿妞妞(李倩妮)的一部据说是“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环境中
成长的一代青少年生动可爱的精神、气质和风貌,是一部反映现代青少年成长的好片。”的
“最昂贵的青春偶像剧”,被深圳市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化局、共青团深
圳市委、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五部委联合颁发通知,向特区各中学“推荐”,各
学校让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们“自愿掏钱”“踊跃观看”,三天“创下” 64万票房的
“佳绩”,引起一些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在网上质疑其背后的不正常因素之后,妞妞小姐
更加意气风发地开始在全国各地穿梭,招摇过市,并且在面对媒体记者的话里话外透出来这
么一种意思“事情就是这么的了,与我有什么相干,与我家庭有什么相干。”。 在接受
记者电话采访时,妞妞及其不屑地蔑视公众说“我觉得这种传言很低级。我事先想到会有人
说我演得不好,会觉得我不够漂亮,可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传闻)会成为一件事
情。最不好的一点,不是牵涉到我,而是说到我的父母。你想骂一个人,那么你就开始骂,
但是我觉得编造一些事情是非常无耻的。”。 妞妞小姐那颗在中国人、准确地说是在
深圳这二亩三分地头上养尊处优惯了的高贵的心受到了强烈刺激,可是,妞妞小姐是不是应
该为公众想一想,如果其父亲不是深圳市委副书记、如果其母亲不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与深圳
市政府共同领导的海天出版社的负责人,如果公众不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在“三个代
表”标准下应有的行为和道德形象去衡量其父母和家庭成员,可以不客气地说,就凭那部
《长翅膀的绵羊》之空洞低俗、就凭小姐那副极其不入眼的形象,就凭《时差七小时》的水
平之低级,让公众“骂”,人家都嫌累。 恰逢其时,全国传媒界最顶级的媒体中央电
视台为妞妞提供了一个更为招摇的平台,10月31日晚的《面对面》,从来就是一脸“城府”
的主持人王志,却第一次面对面了一个口气张狂的、目空一切的贵族小姐。每当王志把话题
往公众关注的关键问题上一引,妞妞就毫不客气地“那你说应该如何”打回,自始至终,我
们没有听到妞妞关于留学生活如何艰难、经济如何拮据、学业要如何打拼的感悟,最多的是
什么“文化背景冲突”呀、“交往尴尬”呀、“朦胧的爱情”呀、似乎英国的留学生活就是
“骑着自行车在弥漫着老英国气味的伦敦街头快乐游荡,胸前挂着“勇”字的男孩子们在宽
阔的橄榄球场挥洒激情……风景如诗如画,老英国的校园让人神往,青春的快乐与忧愁淋漓
尽致。”云云,最后与王志达成一致意见,妞妞式的留学生涯,是“向上的、快乐的”,别
人的留学生活作品是“压抑”的。至于投资为2100万一开始就预计收不回成本的电影,按照
妞妞的意思,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推都推不掉,包括出版社找她出书,妞妞都认为是
“不可思议”,用一句民间的话,真TMD“幸运”。 从中央电视台如此迅速地在公众的
质疑声中,为妞妞小姐提供了如此不凡的言论平台,从深圳市委、政府从事件一开始到现在
表现出来的傲慢失语,到那只《长翅膀的绵羊》的翱翔中国大地,我渐渐感觉到,这绝非一
时、一地的权力、艺术、财富之间的偶然互动,这是一张网,是一种暧昧的、怪异的、腐臭
的文化,只要投入足够多的权、钱、关系资源,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
来。我们可以预见,妞妞及其家庭面对民间的声音,是气定神闲、不屑一顾的,因为他们觉
得,这点“风雨”,大概敌不过他们头上那把“伞”,因为那把“伞”早都存在了。
在英国留学一年的费用,如果没有打工辅助(中学生不许打工),要向妞妞一样“疯狂玩
乐”而且“学业还不拉下”,应该在2到3万磅(合人民币20至30万),3年拟在数十万至百
万,妞妞面对王志关于留学费用的“质疑”,轻描淡写地回应“我妈妈当时在香港工作,有
足够的储蓄”,还请别拿“香港工作”唬人,如果不出所料,妞妈应该是在香港的内地政府
外派驻港机构工作,工资虽然相对内地高许多,但是,相对香港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要
筹集数十万乃至百万的留学费用,也非易事。再说,驻外机构的职位为什么会落到妞妈头
上,已经不言而谕,深圳的普通公务员的配偶有这个机会么。而驻外机构的人员为什么会
“发财”也不言而谕,别的不说,妞妞及爸爸妞妈能够按照英伦和美国的习惯,提供那笔
“足够的储蓄”的来源的纳税证明么?发了财的富豪不纳税是众所周知的,发了财的共产党
员、领导干部本应该有良好的纳税记录,有么。 令人感到惊撼的是,这种炒作和经营
是长期的、全方位的,先炒《长翅膀的绵羊》,让其翱翔,名利双收,然后再以其“声名显
赫”顺理成章地“吸引到投资”,路线是这样的精到,这样的恰如其分:2002年才写出来,
2003年,该书被评为全国2002年度优秀畅销书(文艺类),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
工程”第五届入选作品奖、全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第十六届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
全国第八届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深圳市第四届青年文学奖。2004年5月,该小说还获得了
第十四届广东省新人新作奖,作者获邀参加了全省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并作为获奖代表在大
会上发言。2002年,自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经济政策管理,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的妞
妞,居然能够在一年之内“运作”自己的作品达到如此“高峰”和改编成电影剧本,着实令
人惊讶,恐怕在国内的专业作家,也未必会受到“命运”如此的青睐。 这些“获奖”
的背后是什么?谁在提名?为什么提名?谁在评奖?评奖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特别是‘广
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五届入选作品奖”和“全国第八届优秀青年读物二等
奖”的评奖依据是什么?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的衡量标准,在全国90%最广大青少年群体不可能具备的“十六岁到英伦留学”的、
需要近百万费用培育出来的《长翅膀的绵羊》的经历,是在标榜一种权贵意识、贵族情怀、
财富至上的“健康、向上”,还是在炫耀一种事实上的“父母决定一切”。 对照妞妞
的“绵羊”经历:“学生生涯的头三年是在培正小学度过的,…1988年,我们全家因为爸爸
工作的关系转到深圳,我也转学到深圳的实验学校(小学部)。…1990年,深圳外国语学校成
立…因为不紧张,所以发挥得还不错,运气很好地成为第一届50名学生中的一员…  1995
年,小留学生还不多的时候,我去了英国,又有一种是试验品的感觉。无可否认的是,我还
满喜欢当实验品的感觉,虽然有点冒险。因为,我感觉自己是Leader,不是Follower。在英
国发生的事,该说的不该说的你们都可以在《长翅膀的绵羊》里看到…1997年,考上丹佛大
学,来到美国。在美国4年多的经历,更是翻天覆地的有趣且令人回味,这一切我写在了
《长翅膀的绵羊》续集里面。”,从小学到中学,全部在广州、深圳的一流的学校就读(平
民的孩子可能吗?),而且“我的理科成绩一直惨不忍睹”的“优秀学生”,有没有体会过
万千贫寒学子在生活与学业之间的艰难挣扎的辛酸与坚毅?她的经历凭什么成为当今时代的
“优秀青年读物”?她这种异乎寻常的“成功”,是否就是造就那种“Leader”心态的原
因,抑或是从小在“Leader”家庭中熏陶,也不免“Leader”起来。 据妞妞对王志
讲,之所以开始写小说,是因为“爱好文学”的父亲指责其家信的“错别字太多”,进而让
她把留学的经历记录下来,“给弟弟妹妹们看”,从错别字连天到妙笔成文,20万字一气呵
成,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恐怕轰动一时的、自小酷爱文学,笔耕不已才在高中一举成
名的“文学神童”韩寒都要自愧不如了。不知道一个连基本文字功底都如此都如此浅薄的、
十六岁就开始在国外生活的,中国文学水平令人怀疑的“绵羊”,是什么打动了深圳市、广
东省、全国的文学评价专家们、出版部门、评奖机构,对其毫无代表性的,生活感悟圈及其
狭小的“飞翔”实录,经过层层推荐、评论,给予了如此肉麻的、甚至是无耻的吹捧和名不
副实的荣誉。 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插白中,没有给出半点关于《时差七半小
时》、《长翅膀的绵羊》在文学造诣、写作功底、艺术提炼等必要元素的像样的评论和根
据,相反,倒是一次次地感叹妞妞生活中无数次的“幸运”的转折,想留学,就留了,反正
家里“负担得起”;想写书,就写了,没有想到要出版,出版社就哭着喊着非要出版不行,
还就“成功”了,得奖了;“不想”拍电影,投资人又找上门来哭着喊着非拍不可,哪怕已
经知道肯定无法收回成本也要拍,还要找从来没有写过电影剧本的本人编剧、临了还愉快地
接受了本人的“自荐”,以一张不符合电影工业标准的相貌,成为女主角。太多的幸运,太
多的巧合,背后就必定是太多的猫腻。 妞妞针对众人的质疑反嘴相问“它本来就是一
部给中小学生看的电影。市委宣传部向学校推荐一部专门拍给学生看的影片有错吗?当年市
委宣传部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都看《花季雨季》时怎么没有人提异议呢?”,先别说中小学生
弟弟妹妹们有没有高官厚禄、家底殷实的父母亲,和“十六岁留学英伦”的幸福生活在等着
他们,《时差七小时》的导演都强调“《花季雨季》就是政府花钱拍的,政府又花钱来做宣
传,因为它是深圳本土的优秀作品,值得宣传,对深圳宣传部门来说,宣传深圳本土的优秀
作品当然是一种责任。”,拍《花季雨季》是深圳市政府的政府行为,是应该花力气宣传
的,况且,《花季雨季》是电视剧,是免费播送给中小学生看的,既不可能强迫、也没有收
什么“票房”。难道妞妞连主次都分不清楚,以为深圳市政府就像他们家的仆人、想怎么使
唤就使唤,深圳的文化娱乐界象他们家的后花园,想怎么耕耘就耕耘? 深圳五部委的
荒唐举止,李副书记家的千斤的振振有词,说明他们在办事的时候,心目中只有妞妞自以为
与生俱来的“Leader”心结,从一系列“文学奖”、到深圳市五部委的推介文件、再到中央
电视台宝贵的播送时间,我们见识了一个“化平庸为‘高尚’”、“化腐朽为‘神奇’”的
“精彩”流程,和这流程背后的某种“强大”,我们也感受到无比的愤怒与阵阵的悲凉,什
么时候,平实、普通、勤劳、诚信、奉献在我们的文艺和某些政府官员的心目中,已经让位
于权位、威势、裙带、谄媚、金钱、富贵,并且还竭力向我们的青少年推销。李副书记和妞
妞们如此露骨和嚣张,他们头上的那把“伞”究竟有多大?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