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39804
haitao
对比:再现江南好风光
再现江南好风光

--------------------------------------------------------------------------------

● 霍月伟(文图)

  受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之邀,本报记者霍月伟本月8日至23日参加了一个由14国华文媒体代表组成的“海外华文媒体访华团”,初访了江苏省、浙江省八个城市和上海。

  由于民营经济发达,浙江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至于江苏,苏南的经济发展表现也不俗。这次走访的江、浙城市,发展水平在中国都属于中上,其中有的还是有2000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历史名城、古都。对任何一个接受中华文化濡染的人而言,后者的人文价值无可替代。

  但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古城市作了什么选择?

  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这据说是一名外国政要早年访问杭州后给的评语。

  作为中国经济大省之一的浙江省省会,杭州今天已经不再“破烂”。

  我们在杭州下榻的浙江大酒店,就坐落在一条繁忙的商业街上,华丽时髦的商场、高楼林立,附近就是时尚、个性十足的武林路女装一条街。入秋的夜里,走在衣着光鲜的人群中,感觉上就跟身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大都会没什么两样。

  同样的,在同省的绍兴,邻省江苏的苏州、扬州……这些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名城、古都,现代化与工业化的脚步也越来越急促。参观工业园区,介绍本市经济发展状况与前景,几乎是到访媒体代表团不能错过的“保留节目”。

  不过,中国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后,环境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古城源远流长的独特个性,能保存多少,已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

  和好几年前在华南一带采访的经验比较起来,这次领导人在介绍省情、市情时,虽无疑也重视经济增长、招商引资,却几乎无一不强调保护环境、保护历史风貌,调子与姿态之高,前所未见。

  例如,浙江省副省长钟山在杭州接受采访时就主动提起:“我们下了大决心,既要保有经济快速发展,又要保持青山绿水。”

  在苏州,市长杨卫泽更毫不含糊地说:“苏州不欢迎污染的、不安全的企业。”

  同行的北京记者提醒我,类似“引资要设绿色门槛”的话,地方官员难免都会讲,但从讲的态度、方式,还是可以看出说话的人到底有多真心诚意。

  除了听领导人讲话,大概也可以从地方上到底做了什么来作出判断吧。

  半个月的行程一路走来,确实可以感觉到,各地政府在绿化、环境整治、城市规划上,落足心思。

  最明显的,就是在“治水”这一环。扬州的瘦西湖、杭州的西湖、苏州与绍兴的河道,前些年因为污染、淤塞严重,一度被人戏称为“臭水沟”。鼎鼎大名的西子湖,水质还曾属于劣五类,水域面积也成倍缩小。

  进入新世纪,这几个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展开“治水”工程。扬州投入将近2亿元(人民币,下同)整治瘦西湖,苏州用了40多亿元清理护城河。而这些工程并不止于净化水质,以杭州为例,当局从钱塘江引水注入西湖,让湖水每月一换,并清理环湖周边工业企业与违法建设,根除污染源,规划环湖环境,更通过开挖清淤使水面恢复到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苏州模式”被采纳

  另一项很明显的进展,则是在保留古城风貌方面。苏州那种既有古城、又有新城,把城市新区建在老城外边,以保护老城结构的“苏州模式”,已逐渐获得其他古城的认同和采纳。

  不过,正如一名官员私下指出的,各地政府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才逐渐意识到保护老城区的重要性,发现要拆老城,不但昂贵、招致民怨,又不利保留古貌,倒不如建新城,把人口、工业迁出,并通过一系列基础建设改善老城区的的生活条件,使老城区“外古内新”。

  他承认,地方领导人开始有保护意识是件好事,但在很多地方,已经太迟了,老城受到的破坏,已经无可挽回。

  就拿都自称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与绍兴来说,为了城市建设,它们都曾经不惜挥别“小桥流水人家”的人文景观,填河造地造路。据当地导游介绍,绍兴原有1万多座桥,现余6000来座,后来当局恍然大悟:“以前忙着填河,现在忙着挖河!”

死水变活 湖水变清

  10月9日傍晚坐着旅游巴士初抵扬州境内时,天空阴霾,尘土飞扬,路旁高墙内可以见到一堆堆有如小山丘的煤堆和高耸的烟筒。那里虽然仅是市郊,但对扬州留下的第一印象,便先打了个折扣。到了酒店,附近高楼依旧,也不觉得怎么特别。直到第二天早上被带去游瘦西湖,观感才改变。

  瘦西湖的清秀景色且别去形容了,在任何一个落脚点,环顾四周,均不见任何现代化建筑,才真是难得。扬州侨务办公室主任杨敏告诉我们,为了保护瘦西湖的古典园林景观,市政府规定,老城区8平方公里以内禁建高过24公尺的房子,现在还开展一项工程,要把沿湖24个盐商园子连成一片。当局也投入了逾1亿元人民币整治水环境,使瘦西湖观光水域和市区主要河道“死水变活”、“湖水变清”。

  杨敏说,扬州的新城区现在也不建高楼了,各方业主建新楼的心理原本也是要比高,认为高才是现代化的象征,后来才发现,要比高也比不过上海,倒不如保留自己的特色。

  原昆山市委书记季建业调任扬州市委书记三年来,大力整治城市环境,搞绿化、道路改造、房屋拆迁,把扬州的环境质量一下子推到江苏省前列,难怪一些扬州人会自豪地说:“城别三日,刮目相看!”

古城不古 新城不新

  有专家批评,一些古城目前面对的问题是,古城不古、新城不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不够明显。在老城区,一部分体量偏大的高层现代建筑充塞其间,破坏了老城区的古典美;部分古典建筑以及古街巷、古民居、古河道存在了人为的、自然的毁坏;有些修复工程存有不少败笔;部分受利益驱使进行的房地产开发更对古城构成破坏。

  绍兴市委书记兼市长王永昌10月20日在记者会上的一番讲话,恐怕最能总结管理一个古城兼现代城市之难:

  一、如何结合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古城古而不退化,古而又是活的;

  二、如何确保城市经济繁荣、充满活力之余又有秩序,不能把城市管死,活力与秩序之间需保持一种张力;

  三、如何为市民提供经济发展的机会,又提供优美的公共、生活环境;

  四、如何在城市不断成长的时候确保市民也跟着“成长”,公民素质不断提高。

  绍兴市不大,却因其轻纺业生产、贸易发达而成为中国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其领导大概因此也有余裕去思考这些问题。

  但在其他经济还未起飞的地方,谈可持续性发展,要求领导人牺牲一点眼前利益以保护社会财富,似乎很容易,执行起来,是不是还是不免要走一圈弯路?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