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7] 2022-01-08 10:39:16
老爷子的新段子从《买猴》开始,《买猴》以前也有新段子,没有什么大的响动,在社会上影响不太大。从《买猴》开始,到《十点钟开始》,什么《开会迷》《统一病》……《统一病》可能是没演,看过这个本子……以至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似曾相识的人》……都是何迟写的。
何迟这个人呀,我没有直接地过多地接触,接触过两三回。他的孩子跟我算一代人。他有个姑娘叫何红珍,在书店里头(工作)。我用什么书呢,就找她。以前我不认识她,后来他右派了,我也是右派子弟,就好像是互相应当帮助一点。有什么用书的事,给她打一个电话,或者到她书店去,她积极地给我找……
这个何迟呢,我接触过几次也没说多少话,都是跟着我爸爸一块在公开场合、在后台碰见过。“这是何叔……”让我管他叫“何叔”。据我爸爸说,跟他也没有过多的接触。虽然,那时候批判说“他们两个人,沆瀣一气,一块反党反社会主义……”这有点过高地评价他们了。
他们确实没有接触。但是,他爱写相声。他写了相声就交到文化局,文化局就交到曲艺团,曲艺团的领导就布置给我爸爸……这是一种工作上的关系。何迟的东西跟一般作者的不一样。这个人很有才,有水平。他写的段子从立意上,按我们行话说,这个“核”抓得好。尽管他那本子拿出来……包括《买猴》,这些新段子吧。乍一看那本子,不是个相声本子,像一个小品。比如说,“甲,身穿中山服,乙,穿工作服,舞台上放一只暖瓶……”就像一个小品,活报剧。
但是,本子经过我爸爸修改……不是一般的修改,那就是落地重来。但是,人家原来的架子不能变。这些个语言,这些包袱,这所有的包袱都是老爷子添上去的。《买猴》就是这样推出去的,把他捧出来的。《十点钟开始》……尤其是《十点钟开始》!到现在,最近出了一盘音带,其中就有这《十点钟开始》。给老爷子送去以后,老爷子听完以后很不满意“这是我最次的那回!”
这出了带子了,但是他想着那好的……那个是没有了。因为什么呢?那是赵佩如给捧的,那是炉火纯青呀!内行里边听,没有不挑大拇指的“好!真哏!”老爷子添的这些包袱有利于刻画人物,把这个烘托得更好了,这《十点钟开始》是老爷子最稀罕的,也是最赞成何迟的最好的段子,要超过《买猴》。
我父亲在解放前,从来什么都没参加过。他就专信一样,我作艺,我凭这相声养家糊口。以至于那年头有那个“打印子”、“储金会”,大伙儿存钱,一天存多少,到时候谁先用钱……连那个他都不参加,后来,文化大革命,说他“锄奸团”啦,什么“特务”啦,纯粹是瞎掰。他要是真那样呀,解放后也许落不成右派了。怎么呢?他有政治头脑,知道顺着人家走,他懂这个……但是,他不懂。
他是解放后的翻身户,解放以后,党和政府给了他很大的荣誉,在艺术上给了他施展的天地,很得宠,很舒服。从解放后他就要求入党,后来就……右派了,那就算完了。(如果像)右派以前这一段,我相信用不了一年半载,他就入党了。抗美援朝积极地去,给毛主席演出,那激动可不是一般的……我没见过他这么激动。
给毛主席演出预先都不告诉,不是说“今天晚上有什么演出,你准备准备,什么段子……”都没说。就通知“晚上接你去,有个活动,穿干净一点,不用穿大褂,穿上中山服……”那个年头就是中山服。接了去呢,有天津市文化局局长,接到干部俱乐部,单独给毛主席一个人演出。旁边当然也有一两位了,杨尚昆呐……总跟着毛主席的这几位首长们,单独演。演完了,就回来了。
回来到家呀,挨个跟我们握手:“赶紧呀,快握,这可不得了,我今天见着毛主席了!”那激动得……所以,后来说他反党反社会主义,说他右派……真是不可思议。他在反右以前,大鸣大放给党提意见的时候,他没发过言。因为他确实没意见。他也不懂,什么“建设性”的,“否定性”的,他不懂,根本他就热爱党,他没有意见,就是这《买猴》闹的,就打成右派了。以至于20多年以后,到平反了,把材料都销毁吧,还你一个完整的干净的档案……找不着结论,没有具体材料,这是很滑稽的事
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何苦自己人为难自己人
那些活好的,或者活新的,或者花样多的,
或者老板拉皮条功夫好能拉到肯多花钱的客的,
拜托不要老是打击年老色衰的同行了
老鱼记事 老鱼侃棋 老鱼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