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548] 2006-06-07 04:54:43
移植脑细胞激活“空脑人”
------------------------------------------
2005年3月,河北省任丘市附近的一家医院里,一个名叫娜娜的小女孩出生了。她刚出生时,没有呼吸,也没有哭声。
经过一阵紧张的抢救,娜娜有了呼吸,微弱的哭声终于让家人松了口气。可是等到孩子被抱回家,她的哭声像噩梦一样,从黑夜一直哭到天明……
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娜娜辗转来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主任栾佐看到娜娜的核磁检查结果后,告诉娜娜的母亲:“这个孩子只有左边枕叶还留了一部分脑子,右边枕叶也留了一部分,其他都没了。通俗地说,就是空了,脑子基本上没有了。”
栾佐指着核磁片子又说:“这些白的、亮的像水一样的东西,是因为缺氧缺血以后,神经细胞坏死,液化后变成水了。”
大脑几乎全空了,全变成了水,可是娜娜看上去并没有生命垂危,依然还白白胖胖的呀?母亲仍然疑惑。医生说,虽然娜娜的大脑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但是她的脑干没有受到损伤,而我们人体最基本的像呼吸、心跳这些功能,都是由脑干来控制的。而娜娜大脑当中空了的那些部分是主管思维、运动等功能的。对于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她既不会做出什么运动也不会有什么思想,只有最基本的生命特征。但随着娜娜生长发育,就会与正常的孩子拉开距离,出现双重障碍:智力障碍是傻,运动障碍是瘫。
母亲万念俱灰,她不知道谁能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医生告诉她,要想救娜娜,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几乎就在娜娜出生的同时,海军总医院进行了将近8年的一项试验刚刚完成(娜娜来到海军总医院就诊时,这项研究成果通过了伦理和临床技术鉴定,正准备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项试验是,给一只小白鼠设置缺血缺氧的环境,让它变成瘫痪。然后把一种培养出来的大脑神经干细胞移植进这只小白鼠的大脑,几天后这只小白鼠又开始爬行了。经多次实验,证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小白鼠瘫痪之后的康复很有效。
但是,这样的实验毕竟只是在动物身上证明有效。把别人的脑细胞移植进孩子的大脑,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手术室里,在镇静剂的作用下娜娜很快睡着了。医生们并没有打开娜娜的头颅,只是沿着娜娜还没有闭合的头盖骨,小心翼翼地将一根针管穿刺进她已经空了的大脑内。一切顺利,下一步就要移植脑细胞了。此时,在海军总医院的细胞培养室里,另一组医生也在紧张地忙碌着。在吸管里的那些红色液体中,就有将要移植进娜娜大脑里去的神经干细胞。
那么,是什么人为娜娜提供了这些脑组织呢?
栾佐说:“是用人的胚胎组织来进行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最后进行移植。”原来,这些神经干细胞,不是成人提供的脑组织制造的,它们是用人流产胚胎的脑组织培养出来的。现在医生要把它们提纯,准备注射进娜娜的大脑里,让它们在娜娜空了的大脑里重建神经网络。
移植手术顺利地结束了。手术虽然简单,但从术后起,娜娜就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手术后,娜娜出现了新情况,她的体温突然升高到了38摄氏度,并且不停地哭闹,不停地呕吐。大家都在为小娜娜担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医生们推测,大脑接纳新东西后也会有一些正常反应,经过治疗,这些反应很快就会过去。果然,第2天,娜娜的体温降了下来,呕吐也停止了,娜娜终于闯过了手术后的第一关。
但是一切好像又回到手术前的样子,接下来的几天里,娜娜还是依旧哭闹。动物实验中小白鼠两天就出现了变化,娜娜却没有一点反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娜娜的希望也将越来越渺茫。
娜娜在移植后的第3天终于停下了揪心的哭声,一直僵直着的身体也开始松弛了。又过了两天,人们惊喜地发现,不哭了的娜娜能够自己躺在床上玩了。
栾佐说:“娜娜在一周后出现了效果,眼神不一样了,灵活了,会笑了。”
为了促使娜娜的大脑能够指挥身体,医生开始为娜娜增加康复训练,以刺激她的神经通路的建造。在人们的盼望中,娜娜一天天有了进步。术后第17天,娜娜能追着东西看了;第37天,娜娜会看电视了;第42天,娜娜用胳膊支撑起了身体。
栾佐兴奋地告诉娜娜的母亲,虽然前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过娜娜真的验证了全世界罕见的医学奇迹!
(沈山青摘自《党员文摘》第5期作者姜永育原载于《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