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吐口香糖扣分——【因为政府向保障房住户提供了保障房,所以政府实际上便凭此新增了一种处罚权力,能够以“收回保障房”为手段,强派给住户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阅读: 342] 2010-01-06 19:08:39
吐口香糖扣分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卢荻秋 原创 浏览量:0 发布时间:2010-01-07 手机看新闻
版次:AA30 版名:众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草拟的《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日前出炉。办法规定,住在保障房小区的困难家庭人员今后有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行为都有可能被扣分,两年内累计被扣20分将被收回房屋。
(《南方都市报》1月6日)
谁有权给保障房住户戴上“文明紧箍咒”?
众所周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实际上是给予部分困难群众的社会性公共福利,具有政策上的馈赠性质和法律上的保障性质。换句话说,它是国家对困难群体理所当然应该承担的一种助困义务,体现的是社会温情与和谐。这种特殊的赠与,只有一个依据,那就是人的生活水准是否处于某种困难状况。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都有权利申请获得这种社会性的馈赠,而无须提供自身文明道德水准等额外的证明,更无须将其作为是否获得或失去住房的保证或抵押。由此可知,用对随地吐痰等行为的惩罚性扣分来褫夺困难群体获得社会公共福利的权利,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更不合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保障房小区的管理确实应该加强,而且,按照现行规定,保障房的私自转让租借也应该予以制止,这都需要城市管理者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予以解决。但是,所有的解决办法都不应该以褫夺保障房住户合法权益的方式来进行。从这个角度看,广州市制定如此详尽而苛刻的扣分办法,以褫夺住房的形式对保障房住户加以威胁,暴露了管理者简单粗暴的管理思维,其结果只能是给困难群体戴上一个“文明紧箍咒”,不仅不合理合法,而且严重涉嫌对困难群体的人格不尊重和道德歧视。
从广义上讲,保障房制度与低保救济一样,都属于社会慈善范畴。一直以来,不少地方的政府管理部门只是将其当作单向的施舍和救济,而没有从社会义务和困难群体理应享受的权利的角度加以认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管理者往往不太考虑受助者的情绪,而是带着居高临下、予取予夺的心态,总喜欢理直气壮地将这种社会性的馈赠与受惠者是否参加公益劳动、是否行为文明强行挂钩,并希图从这些附加条件中获得管理上的便捷与实惠。
殊不知,如此救助不但很难让受助者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和力量,而且容易让他们产生被勒索、被侮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违背了社会公共福利政策的本来意义。
□卢荻秋
“吐口香糖7次将被收保障房”的三种不对称
这样一个罚则或者扣分管理办法,存在多种明显而严重的社会公共秩序上的不对称。
首先是,处罚手段效果与违法行为性质之间的严重不对称。“吐口香糖”等行为,诚然属于一种过错甚至涉嫌违法,但显然又不是什么性质严重的过失、“大恶”,那么,让犯错违法者为此付出失去保障性住房这样巨大的代价,处罚无疑是太过沉重严苛了,与其行为的实际社会危害程度完全不成比例、丧失了起码的分寸和应有的界限。
再者,同样的行为在不同对象,受罚程度严重不对称。依照2007年实行的《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责令其采取补救措施,处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这意味着,同样的“乱吐口香糖”等行为,在保障房住户和普通公众之间,受罚的状况也是有天壤之别的,后者仅仅“责令补救、20-50元罚款”,而前者则可能丧失住房。难道仅仅因为是穷人、买不起房,就应接受格外严厉的处罚?
最后是,在政府与保障房住户之间,权利(力)与义务的严重不对称和错位。显然,在上述《办法》中,存在这样一种逻辑:因为政府向保障房住户提供了保障房,所以政府实际上便凭此新增了一种处罚权力,能够以“收回保障房”为手段,强派给住户更多的义务和责任,进而按自己的意愿规制、塑造他们的生活。然而,在现代法治社会的语境下,这一逻辑无疑又是颠倒错位、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向弱势人群提供保障房,并不是政府的一种权力而是必须履行的义务、责任,相应地,弱势群体从政府手中得到保障房,也绝不是接受一种施舍、恩赐,而是其原本就具有应该享受的权利、公共福利。 □张贵峰
别对“吐口香糖扣分”小题大做
广州保障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卫生条件,杜绝破坏公共环境的生活恶习。将随意吐弃口香糖纳入扣分之列,并没有特别出格,实际上是等同于乱丢垃圾的范畴。有些人对这一规定过于敏感,认为是歧视保障房住户。我却不以为然,这本来就是公共道德问题,维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是每个人从小都接受的基本教育,也是得到社会认同的文明守则。既然每个社会人都应遵守,保障房住户也不例外,那将其列入扣分范围,怎么就会是歧视呢?
广州出台的保障房扣分办法,与香港的公屋管理相似,可能是有所参考。香港特区政府对不讲卫生的公屋住户也实行“清洁扣分制”,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高空掷物、乱扔垃圾等都会被扣分,有3分、5分、7分三级,扣满10分政府会发出警告信,扣满16分政府将取消租约,收回公屋。这些严厉举措也促使香港市民非常注意搞好个人、家庭及社区的环境卫生。
如今许多城市开始制定市民行为规范,将影响市容环境的恶习列入管理范畴。广州保障房扣分办法,只是针对小区环境,或许是因为居住者是城市弱势群体,才造成敏感话题。如果将清洁扣分列入城市管理体系,对所有市民都有约束性,就不会引发这样大的争议了。毕竟每个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都希望拥有干净整洁的环境。 □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