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81] 2010-06-02 01:47:12
每年几十个亿治污 效益在哪里?
审议现场代表连抛尖锐问题,向水务局局长要本明白账
类别:社会民生 浏览量:109 版次:SA27 版名:深圳读本 头条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6-02
作者:王莹 刘春林 高贵彬
“花了这么多钱,效益在哪里?我们希望能有一本明白账。”昨日上午,市人大组织对水务局进行部门预算专题审议,对于动辄投入几十亿元的河流污染治理项目,代表们在审议部门预算时频频抛出质疑的问题,虽然水务局局长张绮文现场进行了回应,但不少代表还是感觉“很多问题根本都没有回答。”
人员支出年增近3000万原因是什么?
王文若代表:政府的计划预算支出,有没有效益,这些投入为社会创造了多大效益,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说明,我注意到在人员支出项目上,水务局有编制700多个,人员支出安排了1.3亿元,在部门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了10%。相比较去年这一部分的支出,增加了将近3000万元。增加的原因是什么?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中人员支出所占的比重审查时,有没有什么标准?
水务局:支出包括体检费等
水务局局长张绮文:这笔支出中包括水务局今年增人增资,绩效工资上调,离退休人员待遇上调等。人员支出1.3亿元不仅仅包括公务员发放的工资,还包括体检费、社保费、企业年金、医疗保险等其他保障性支出。
福田河为何频频治理三年花掉五个亿?
郑学定代表:这么多年来,深圳市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投资项目比较多,经费也非常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我们注意到,2007年,政府投资了1 .3亿元用于福田河的治理,到2008年完成了这个项目,我们也亲自去福田河看了,治理的效果不能说没有,但不是很明显。而在2009年的政府投资项目中,再次为治理福田河拨款,分三年投资,其中2009年安排了1个亿,今年安排了8000万元,整个福田河治污这次的投资总概算是3个多亿。在三年的时间内,福田河河两次治理,花去了5个亿。我想问一下政府部门,为什么一条短短的河要分两次来治理?要花5个亿?为什么政府在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一次把问题解决好?如果说福田河的治理不具备这个条件,我觉得可以在具备这个条件的时候再治理。这种重复建设的费用,浪费是非常严重的。
水务局:防洪标准一次次提高
水务局代表:河流的治污经历了不同时期,有的时候是污染治理,有的时候,是为了建设之初没有解决的防洪排涝问题,不同的时期有不同要求。以福田河为例,最开始河堤修筑是按照三十年一遇的标准,后来整治是按照五十年一遇的标准,现在最新一次治理,则是按照一百年一遇的标准。福田河这一次整治投资约3 .2亿,分三年投资完成,所以每年都会投资。
巨款治污多年效益在哪里?
刘鲁鱼代表:水务投资一直都是政府财政用钱大户,受到各界关注。但是这么多年治污的效果还是不理想。比如最近我们观察,新洲河又在治理。我们很担心会不会又像以往一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水务局在今后的时间内,尤其是河流污染的治理上,政府有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使类似的错误不会再犯呢?
水务局报告中刚才说了治理污水面临的技术问题,据我们所知,现在新洲河等河流的治理,是包括景观工程综合推进的,在我们面临这么大的技术压力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在我们对污染的治理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同期开展景观的建设呢?
水务局:新洲河治污一次可搞定
水务局局长张绮文:对于河流的污染治理,原来是点面进行治污,但是随着整个河流的污染面积越来越大,很难一下子治理好。但目前对包括新洲河启动的治理,投资概算2.2个亿,将是彻底的治污,今后的情况基本上可以预计(不用重新治理),因为在防涝水平上达到了一百年一遇这样的设计标准。
两会统筹:南都记者 王莹 孙天明
AⅡ03-04版采写:南都记者 王莹 刘春林 实习生 顾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