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美食天地ORG: 贴子 381699
summerrose: 46
和L家不来往之后,我们就真的成了‘两人世界’了。
我没有其他朋友,他也不太和人来往。常常觉得很无聊,连个玩的人都没有。
2002年下半年,结婚这两个字再次被他提了出来。这一次不再拐弯抹角了,说多了,自然就开始考虑了。
那时候对结婚其实是有点无所谓,两个人住在一起,除了手续,别的也没有什么不同,没有感觉到非办手续不可的必要性。但是他说的次数多了,也觉得既然那么想结就结吧。
我又问我姐姐的看法,她那时也没见过他,只是见过照片打过电话。她的态度是倾向于赞成。
理由是,我毕业后回国再找的话,
我的条件:31岁,离婚,无孩,硕士学历,很有可能进入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那一档里。
Q当时的条件:33岁,离婚,无孩,博士在读,条件上比较般配,长远的看,两门外语加工科的专业起点比较高应该不至于没饭吃,人有不成熟做事不妥的地方但还有可教育的余地,有花心的前科但是不见得换个人就肯定不会这样,关键是他喜欢我在巴着我结婚。
她告诉我,回国以后,作玩伴的人一抓一大把,条件合适肯结婚的可没有几个,所以她赞成我和他结婚。
我父母没有见过他,凭的只是电话里的印象,对于结婚与否,我父母的意见是让我自己做主。估计前一次他们做主让我吃了苦,再也不想担这样的责任了。
通过我父母这样的表态,我发现,我在家里终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想当年谈恋爱我爸妈的干涉程度,到现在发展到结婚对象没见过都同意,我终于获得了自己决定自己生活的权利。
Q得到了我家人的认可之后,虽然我的态度忽左忽右,但是他已经很得意地开始做准备了,偶尔我威胁他:我后悔了,不想结婚了。。。他也是比较腰杆直地说:现在想结不想结的已经由不得你啦。。。
后来看到了他的离婚书,确实是98年秋天的。
2002年11月22日,这是他决定的,据说是个好日子,在这一点上他有赶超我妈妈的潜力。我们到大阪办了手续,成了夫妻。
我和他结婚,除了办了手续,买个戒指,别的什么也没有办。
那天晚上回来,我自己剪了几个大‘喜’字家里贴一贴,算是结婚了。
他还拍了一些照片,我们都很甜蜜的笑着。
从那天起,Q成了我的LG。
2002年下半年时比较舒服悠闲的,因为要写毕业论文,更主要的打了几年工实在是打烦了,两个人都有点奖学金所以我就把工辞掉了,除了去学校,基本上呆在家里。LG还是能赖在家里的话就不去学校,不过那时候已经习惯白天晚上的呆在一起了。
两个人的生活很简单,我们约好,对于家务事,不干的话就不要有不满意,有不满意的话就自己动手,所以基本上没有因为饭菜的口味卫生的干净程度这类问题发生不愉快。加上LG是个对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有近乎病态的追求的人,所以基本上他从来不会主动挑起事端,有时候我情绪不好,他也是以不发生争执为最大目的,但是现在看来,遇到问题时只是一味的容忍谦让其实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我是一个心里憋不住话的人,喜怒形于色,如果有什么不高兴立刻会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就是挂着脸不爱说话,LG不愿意家里有一时一刻的不高兴,所以通常会立刻想办法把我哄高兴,所以我自己感觉在家里过得很舒心。
我们出国前因特网还不普及,到日本后,上学打工忙没时间上网玩,我用电脑大都只是学习需要,打打文件,LG除了正常使用之外也常常看一些网页。
他对国际政治之类的比较感兴趣,看完了还喜欢说些意见,对此我很不以为然:不公平的事情多着呢,你要是看不下去,不要在这里说,现在就去买个枪去打游击解放全人类去啊。。。做不到还说,有这个闲功夫把你的专业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做好。。。
慢慢的说多了,他也就不再和我说这些了。
2003年元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雅虎通的聊天室,一边是论文最忙的时候一边是聊天嘴上瘾的时候,那段时间玩得非常得开心。
我前面说过,我小时候是个性格内向有自卑感的人,长大后因为跳舞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变得开朗自信了很多。
而聊天,也对我有不小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克服了一个心理障碍。
我不喜欢和人单独聊什么,前后迷恋上网聊天3个月左右,经常去玩的是国际政治聊天室。那时候那里每天都在进行着关于台湾独立与统一的唇枪舌战。战斗双方当然是台湾人和大陆人。说实话,我对此没有明确立场觉得和自己不相干。开始是想捣乱的,后来加入了保卫祖国统一那一派,每天干的事情就象流氓团伙打群架,从争论到谩骂,而我因为在国外似乎网速快一些,常常担当抢住麦克不让台独说话的任务,经过那段时间上网,我的变化就是可以毫不费力的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玩笑可以当真话说,被人用最难听的话骂也从开始的心跳加速成长为无动于衷,并且可以对着电脑快乐的走调的放声高歌以对抗‘台独谬论’,大大的锻炼了我和人发生冲突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LG看我玩得很开心并不太管,用他的理论是,他尊重我,要给我最大的自由。
2003年3月我先毕业了,没打算留在日本所以根本没在日本找工作,也没有在国内找工作的经验,因为LG还有一年毕业,我就先办了一年家属签证,准备休息休息之后找工作。
LG进入博士4年级以后,考虑自己的进路时,不象以前糊里糊涂只想着轻松悠闲了。他觉得国内就业形势不乐观,我们也没有什么存款,两手空空回国不现实,所以也加入了就职活动的行列。
那时候我没有一直留在日本的打算,但是他找工作也不反对,毕竟有一头有着落不是坏事。看他一次次大清早的坐车去参加公司说明会,一次次笔试面试等通知,后来终于定下来一家。前面有人问我在日本是否受排挤受歧视,在找工作这个问题上,只因为是外国人的原因就失去很多公平竞争的机会的事情,相信有同样经历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
刚毕业时,我过了一段什么都不干的日子,每天就是吃和玩,不再被时间追着跑,过了2,3个月,觉得无聊了,在想想老是什么都不干也不是个办法,就找了一分工,在一家大超市的面包房收银。
那段时间很快乐,白天打几个小时的工,完了不立刻回家,在超市里转一转,琢磨当天的饭吃什么。我本身是个很喜欢做饭的人,常常花心思创新一些新料理,然后强迫着LG夸我一直夸到他实在想不出表扬的话来。
说真的,因为当年不要被我妈唠叨死,所以选择了上师范,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学了美术,到日本后开始学美术史,后来因为学美术史老是要到外地参观花钱花力,硕士的时候选了美术教育专业,但是一直都是被动的,没有太大的兴趣。
现在如果让我自由的选,我会选烹饪和心理学,研究美食和人,有了兴趣应该能钻研下去。
家庭主妇的那段生活是一个休息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出国前,一直接受的教育是‘你应该怎样做’,刚出国时,老师问我想学什么时,我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的是怎么问我呢,你让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贝,没有自己做决定的习惯。跌跌爬爬几年终于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凡事会想,我想做什么,为了这个目的应该怎样做。
几个月的专业主妇的生活让我意识到,我不适合这个职业也不喜欢做主妇,不是经济地位低之类的原因,而是我不快乐,我想在工作中体验自信和充实。
想通这个问题以后就开始找工作了,目标还是想回国。但是如何找,没有经验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2003年8月,我姐姐说有个认识的人说想介绍我去一家日本公司做翻译,急着想见一面,于是我就回国了。
当时LG在日本的工作已经确定,也没有多想,想不行的话就假期两头跑吧,所以我是带着回去以后不再回来的打算高高兴兴的回去的。
后来那家公司觉得我做翻译可惜了,想让我做日本人总经理的秘书,后因工资没谈拢作罢。钱当然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太少了觉得自己面子不好看不甘心。
可能是心里也不急,LG短期内还不会回国,他虽然嘴上说尊重我的选择估计心里是不打算让我一个人先回国工作的,家里人也不积极,那个工作不成,基本上也就没再找。
2003年10月,LG要去武汉一家大学开学会,顺便到我家来然后再随他回他家。
先在我家呆了1,2天,交往了几年,这是他第一次与我家人见面。我家人对他比较热情,带着他吃吃玩玩。我爸爸对他的评价是:他还懂不少东西呢。
因为我爸爸是文革前的中文系毕业,后来也一直是搞文字工作,这一项比较自负。给LG介绍我们那里的游览地时,发现LG知道很多历史知识。前面说过,他虽然一直是学工科,但是喜欢历史古文之类,以前常常追着我说,开始不好意思不听还应付应付他,后来打瞌睡,再后来他一开口我就不客气地说‘烦死了,又来说民间故事了,我不要听,有这个闲工夫你。。。’他虽然对我将他的爱好贬为‘民间故事’比较有意见,但后来慢慢的也不再一厢情愿的折磨我了。看我爸爸还比较欣赏他,我也觉得比较脸上有光。
他跟我妈妈有一点不愉快。经过是他和我姐姐的小孩玩,(为了给我家人留好印象,他那个脾气能陪小孩玩也不容易了),小孩和他闹,他就故意说:不听话我打你。小孩回说你不敢。他说:谁说我不敢,我连你小姨都敢打,还不敢打你啊。。。但是我也在旁边,一句玩笑话自然没有放在心上,谁知道我妈在意了。
后来一直到了武汉以后都看他有点闷闷不乐,追问原因,原来是我妈背着我找他谈话了。大概是很严肃的教育他要怎么对我好,坚决不许打我之类,还关照他不要告诉我等等。
他很委屈,觉得自己一直把自己当成我家的一员,谁知道我妈还是把他当外人的,明明是开玩笑的,我妈还那么严肃的把他叫到沙发上‘敲打’他。
他有时候是个小心眼的人。我为我妈解释,她不了解你,何况有了前面J的事情家里人担心是正常的,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她是我妈妈,担心自己女儿吃苦,和你说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一番解释之后他好像好了一些。
后来从他家回来,碰上他感冒,我爸爸给他吃药,而我妈认为所有的药都是有毒的,坚决给他煮葱姜茶还给他按摩头,他自己的妈妈是从来不会为他这么做的,这个细节让我多次用来教育他,他也由衷感到我妈妈才是个一般正常做母亲的样子。当年‘教育他把他当外人’的不愉快也就自然消失了。
有时候开玩笑说‘你是不是又想让我妈牵着你的小手去坐沙发拉?’的时候,他也会跟着哈哈笑了。
在武汉开完学会我和他去了他家。
他家在一个县城里,他父母我以前也见过,有时候也打电话。所以什么也没有多想,算是结婚之后第一次回婆家吧。
说实话,还是因为我生活里没有这类经验,我妈也没有和婆婆打交道生活的经验,因此,我对婆媳关系的看法是客客气气的就好。所以我到LG父母家也是带着自己是客人的想法去的。
第一次在日本见他父母时的想法是他们远来是客,所以非常热情的招待了。
他妈妈很不把我当外人的教我做包子做馒头我也很乐意的学了,因为我是喜欢做饭的。
如果是江南的女孩子恐怕就会觉得我了不起,我不光会和面作饺子还会做包子馒头。回家后狠狠地向家里人吹嘘,我妈立刻佩服的想向我学,鉴于她的能力以及我爸和我姐异口同声地恳求我饶了他们,我还是没教劝她要吃到楼下去买。
关于和LG父母第一次见面,当时老公有一点不满意,就是我直接和他们说话时称‘叔叔阿姨’,和老公说话时称‘你爸你妈’,他认为我不应该当着他们的面说‘你¥你#’,对此我有点理解不了。要么怎么称呼呢,明明是他爸他妈,难不成对着他说‘叔叔阿姨’?!
此外我认为自己做的已经比完美还要完美了。
第一次去他家,LG也没有对我提什么要求,只让我不要再当他家人面说‘你爸你妈’之类的话了。
在他家短短几天,我因为自认是客,所以从不主动做家务。只有一次LG要请几个同学在家吃饭,作为他的LP,为了给他撑面子我非常热情的下了厨房,做了几个菜。
看到这个论坛里好多人去婆家的表现,再对照自己的行为,亏了LG和我好并且和他妈关系不好,不然的话,我的行为不知道要被说成什么样了。要知道,他家可是山东的。好像也属于难对付的地域范围。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