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41323
haitao
主流媒体《中国青年报》发文了--妞妞事件:窗户纸一定要捅破
主流媒体《中国青年报》发文了--妞妞事件:窗户纸一定要捅破
发帖人 : 麦芽
在资讯传播异常便捷的今天,有关《时差七小时》女主角妞妞的家庭背景被传得沸沸扬扬,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媒体正式指出这个高官到底是谁,但在网络及民间,人们已经传得很明确了。

  这种不正常现象,不仅深深触动了公众的“反腐神经”,而媒体报道时的暧昧更放大和激怒了公众的情绪。一旦任这种情绪泛滥,不仅会加剧公众对这一“公共事件”的关注与不满,还会由点及面,波及对高官背后的政府形象的质疑。在妞妞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公众之间,事实上只隔了一层似有似无、朦胧迷离的窗户纸,不将这层窗户纸捅开,其害无穷。

  《时差七小时》到底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姑且存疑,但从全国其他城市的公演情况来看,不仅票房惨淡,而且各方反应极其一般。这部讲述一位16岁中国少女留学英伦的故事,据深圳市有关部门下发的文件称: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的一代青少年生动可爱的精神、气质和风貌,是一部反映现代青少年成长的好片。

  如果真是这么一部好片,观众还如此不买账———有关部门的判断与市场的差距如此之大,就颇有些讽刺意味。而“16岁少女留学英伦”的故事,到底在广大的中学生中能够有多少普遍性和感召力,就更令人怀疑。即便没有“传说”,深圳有关部门如此不遗余力地推介,本身就有失水准(事实上,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他们会不会涉险自寻没趣,再存疑),值得商榷。而在人们获知身兼制片、女主角妞妞的高官家庭背景之后,自然会有充满反感的联想和议论。

  “权力寻租”也好,“运用公共资源拍高官马屁”也好,“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也好,诸如此类的批评已经纵横于网络和公众之间。这时候,即便传言无从查实,深圳有关部门也应仿效“宝马撞人”事件中的哈尔滨市委,公开澄清事情原委,以免这种“官员怀疑症”进一步扩大化。如果确有此事,当事者则应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解释,而深圳有关部门也应对该官员的解释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和听证,以正视听,如此才可化解危机。万一是制作方以此恶意炒作,也应让公众心中有数,来用脚投票,被“污”高官也可依法申诉,捍卫自己的权利。

  不管怎么样,这层窗户纸一定要捅破。如果怕犯众怒而采取“鸵鸟”之姿,终究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中国青年报 2004-11-03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