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294] 2004-11-06 09:01:50
集体失声的深圳媒体
文章提交者:起步走 加贴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曾经发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呐喊的深圳媒体,曾经掀起曲啸对话的深圳媒体,曾经为冲破藩篱鼓与呼的深圳媒体,曾经几乎成为改革开放象征的深圳媒体,曾经具备怎样的创新精神与先锋气质,引领中国寻求新路的步伐直至在中国遍地开花,曾经是怎样的一份荣耀!
当我还在北方读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赶去图书馆去读《深圳特区报》,去感受沉闷天空中的阵阵惊雷,去沐浴遥远南方清风扑面的气息,透过这扇窗,内心对深圳充满了向往。然而数年之后,当我迁居深圳的时候,一切都变成了“曾经”。
我们所能看到的两报和两台,除了广告,无非歌功颂德、高歌猛进、喜气洋洋,数年前的精神内涵荡然无存,不仅如此,它们离生活也异常遥远,你看不到百姓关注的问题讨论、看不到城市前景的忧虑、看不到负面事件的拷问,没有新的声音,更没有不同的声音,一派歌舞升平、灿烂光明。
在深圳的媒体上,城市发展、百姓生活、冤屈不平、市政建设均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根本无法参与其中,只与数字指标、官员升迁、声誉政绩有关。几年之中,我看完两报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几乎从来不看深圳的两个电视台,直至今日,我通过《南方都市报》来了解本地新闻,也几乎从不看深圳电视台除连续剧以外的节目,因为它们空洞无物。
几年当中,有多少敏感话题、FB揭露、黑锅盖的掀开始发于广州的报纸?面对这些,深圳媒体常常集体失声。当南都报成为深圳零售量最大的报纸后,它们采取的居然是封杀这样一种在内地都不曾发生过的应对手段,最后沦为一场闹剧。当《深圳你被谁抛弃》这篇并非振聋发聩然而却击中要害的网文广泛流传的时候,深圳媒体本可以籍此将讨论引向深入,从而夺回部分阵地,然而他们的表现的却是何等视而不见、无所适从,直到首脑人物感觉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才巧妙地再一次将问题引向一次新的歌功颂德、阳光灿烂。
撇开内容不讲,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圳能收到的电视频道居然少于我到过的所有城市,甚至少于我边远贫困的故乡小城,直到近两年,随着两台的合并,或者有关人员大梦初醒,才挤牙膏般地向特区人民逐步开放了大部分中央台、省台珠江、公共、体育频道以及少部分外省台,尽管如此,深圳能看到的节目频道依然少于广州、北京等城市,也仍然少于我故乡的小城。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在西部大开发热火朝天、许多深圳公司挥师西部之即,几乎所有城市都能看到中央台西部频道(12频道),唯深圳不能!
深圳真的就发展到自己把自己封锁起来、不再需要关注别人、了解别人的地步了吗?深圳人掏着国内最昂贵的有限电视费,却看着差不多国内最少的电视频道,花着纳税人的钱盖起国内最高大豪华的报业大楼,却需要从广州出的报纸了解哪里在卖黑豆腐、潲水油,这一切,出在自诩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深圳,究竟正常吗?
别的省台可以不上,西部频道可以不上,深圳台上星却不能不办。深圳人需不需要了解外部并不重要,需不需要了解本地并不重要,外部了解深圳却刻不容缓,是的,要第一时间把深圳的阳光灿烂、高歌猛进、领导有方告诉全国人民啊。
曾经一度很赞赏深圳不砍香港电视的高风亮节,可没多久,不仅开始砍敏感新闻,“反动”报道,连深夜清谈节目也砍,不仅砍翡翠本港,连在中国许多城市落地的凤凰也砍,宁可错砍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刀之所向,砍出了特区干净纯净的媒体天空,也砍杀了深圳百姓对本地媒体最后的信任。
然而,统住了本地主流媒体,却统不住全国媒体,统住了报纸电视,却统不住网络,更统不住民声、民心,让知道的都能知道,不让知道的照样能知道,只不过不从不让知道的渠道知道,久而久之,深圳主流媒体逐渐失去市场、失去信任。
《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南风窗》、《21世纪经济报道》,这些完全有理由生发于深圳的媒体却全部出自广州,而深圳,除了早已有之的两报,至今什么也没有。深圳究竟是怎样特殊的土壤,它到底适合生长怎样的媒体呢?
妞妞黑幕的揭露发端于网上公开的一封家长短信,随着妞妞不知轻重的进一步表演走向深入,逐渐在网络扩散蔓延,直到凤凰卫视报道、《中国青年报》报道,这期间深圳的主流媒体在做什么?初期大肆宣传鼓吹,其高调频密令人肉麻,网上已满城风雨仍孜孜不倦,及全国重量级媒体报道后却集体失声,似乎这事不是发生在深圳,甚至也不发生在中国,或者根本就没发生过,或者虽然发生过深圳主流媒体还不知道从而无可奉告,还是前面吹的太过一时转不过弯来?失声是惯用的伎俩,唯一能做的,是迅速封杀本地网络的相关内容,看呐,白茫茫的天空多干净!
我不能预见这件事的方向,却愿意饶有兴味地关注深圳媒体未来的表现,倘若真的中间存在FB行为,最终坏人被正法,深圳媒体又使用什么技术由西向东突然漂移,大喜大悲的活剧又怎么来收场?
深圳的经济增长由40%多迅速下降到10%几,被抛弃一说尚有待商榷,地位下降、逐步被赶超、被边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局面,和深圳媒体的堕落、面对问题时的间歇性集体失声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