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856402
haitao
加强考核防止代表邮箱成摆设
加强考核防止代表邮箱成摆设
类别:时事评论 浏览量:16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11-04
作者:hiecy

昨日,作者王光德以《人大代表,我想和你握个手》为题点评了“407名本届市人大代表开通了电子邮箱”的新闻。笔者表示赞同,同时也有一些意见想要表达。

促进人大代表加强同市民的联系的一切体制性尝试,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我们理应将市人大代表工作电子邮箱的公布,作为这项举措的开始,因为如果没有一并提出代表及时查看邮箱、回复市民来信、受托过问公共事务等约束义务,没有对消极作为的人大代表予以警告和惩戒的制度保障,便无法排除407个电子邮箱大部分乃至全部沦为摆设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本着“把好事做成”的起码原则,人大代表工作电子邮箱的配套制度亟待完善。(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但仍需探究的是,配套制度得以完善,是否就必然意味着市民通过市人大代表表达诉求,能成为普遍的现实?制度只是最低层面的保障,按照某些人大代表长年累月在公共事务讨论中“潜水”的习惯,以及遇到问题绕着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行事方式,很难保证未来深圳市民不会收到“谢谢,来信收到”、“抱歉,事情正在处理中”、“非常抱歉,事情仍然还在处理中”等敷衍句子———而这,并不违反一般的制度约束。对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应设置写信市民可选择的“是否同意将信件公开”的选项,将市民愿意公开的信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网站悉数公开,以此约束某些代表格式化回应的偷懒冲动;另一方面,应以每三个月、每半年、每年的年末,公开通报代表未回复来信、未办结受托事务的情况(写信市民不同意公开信件内容的,则可以通报信件编号),纳入到人大代表履职考核体系。

邻近的广州,上个月开展本年度市区两级领导大接访活动,出现了访民在书记、市长摊位扎堆的现象,而多数上访、投诉事宜的归口职能部门的“档口”,“生意”却清淡得很。这反映出访民对领导权威的依赖,以及对既有治理制度体系及其执行的严重不信任。据此,完全有理由推断,深圳市民在反映诉求的时候,也会选择市委书记、市长、区委书记等有权力直接拍板解决问题的人大代表。如此一来所造成的“冷热不均”,等于是让党政领导帮办所有问题、直接面对所有民意,会脱离人大代表联系民意的制度设计本意。(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笔者以为,上段所述情况,跟市级人大代表并非选民直选有关(市民无法按选区寻找代表),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内,实现全面直选也几无可能,为此可以考虑将由选民直选的区级人大代表体系纳入到这个电子邮件系统,由此纾解矛盾。具体的系统设置建议是:市民必须按照住地或工作地选区,在本选区选择收信的区级人大代表(在某个街道代表团中选择某一个代表);区级人大代表如感觉无法处理选民委托事务、投诉事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移交给本区人大选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区级人大常委会协助分拨;选民对区级人大代表回信不满意的,可选择申诉至市、区人大常委会,要求移交市人大代表。(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hiecy

(欢迎参与南方都市报“写信给代表委员”活动,一经刊发,即发稿费。相关要求以及代表名单可登录浏览http://nandu0755.m.oeeee.com/blog)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