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761186
haitao
上千公交无证营运 考验政府监管
上千公交无证营运 考验政府监管
公交整合未竟,问题频出,专家建议重理公交改革思路
类别:社会民生 作者:成希 原创 浏览量:0  发布时间:2009-10-17
版次:SA07 版名:深圳读本 城事 稿源:南方都市报




座位破烂不堪,如此车况的公交车在关外还有不少,而因其没有营运证,政府监管几乎空白。 本报记者 陈以怀 摄
超出报废期限一年多,轮胎磨平仍照常运营,本报近日连续报道982线路报废车上路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康达尔公司昨日回应称,目前全市像982路这样的承包线路尚有100余条,共计1000余辆公交车,均没有营运许可证,严格来说属于非法营运。市交委相关人士承认,确有100余条线路、上千辆公交车仍由私人承包企业运营。没有营运证件的车辆无须年度技术等级评定,日常维修保养亦由企业自行展开,交通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车辆的技术状况,给行业安全监管增加了难度。

复查组每人每天要查12辆车公交隐患排查形同虚设?

昨日,记者从市交委获悉,327、334、335、358、868、882、982等6路先后被媒体曝光的隐患公交线路,也均通过了三个月前的全市公交隐患大排查。市交委相关人士透露,一些公交车电器线速老化、接头部位变形、松动,部分线路与车身接触部位有磨穿现象,极易引起电线短路、自燃等现象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市民王先生说,他经常乘坐327路公交车,从机场到水上乐园。327路公交破烂不堪,司机说早就该报废了,但还是一路狂飙。在龙岗平湖,东部公交的中巴有98%的车外表稀烂,还在丹平路上飞车、抢道、急转弯,逼小车让道,经常疯狂半台车压上行人道跑。“不少公交是报废车,而且司机车德极差,到底是怎样取得上路资格的?”当听说这些线路都通过安全隐患大排查时,王先生连称这种检查形同虚设。

而深圳市交委相关人士介绍,他们在上次大排查行动期间发现,部分承包线路经营企业存在不按规定投放车辆、擅自在线路间调配运力、使用编外运力从事非法营运等现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比如福骏通公司753线路未按照交通部门核定的行驶道路运营,属于擅自调改线路违规运营,且实际运营的公交车辆没有一台属于交通部门审批的合法运力,其中有14辆并未办理营运证,属非法营运。

该人士解释,这些安全隐患大排查都是由深圳市交通局牵头,但具体由下面各区交通局负责落实。深圳市交通局的“5·31”文件称,一共排查了公交线路509条,车辆8184台。在为期10天的复查中,交通部门一共成立了5个复查小组,一共复查了548条公交线路,车辆11621台。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参与复查排查小组的交通部门人员一共只有67个人,平均每人每天要排查12辆公交车。

据一名参与复查的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复查的线路分布深圳各地,复查组成员每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很多,真正用在检查公交车上的时间比较少。“就跟高考改作文一样,复查比较快,简单观察一下,查看一下主要部件,主要还是依靠企业自查时提供的资料。”该人士认为,由于交通部门投入复查的人力过少,导致可能存在一些疏漏。

没营运证无须强制维护保养千余公交成安全监管空白?

前日,982路被东部公交公司接管,更新了车辆,发车密度也加大。但记者昨日在龙岗区和宝安区多地走访发现,由于交通和交警部门联合查处报废公交车,街头上的中巴车比以往少了不少。记者在一些维修站发现,不少中巴正在进行紧急检修,更换座椅和座位。“乘车比以前难了很多,建议政府在查处废旧公交车时,应该向市场投放一批新运力。不能因为查车而影响了老百姓出行。”昨日中午,在布吉检查站等989路公交车的市民舒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等了45分钟,但还是没有发现一部989路中巴。

昨日,康达尔公司营运部人士介绍,2007年底市政府宣布公交开始改革,市交通局就下发文件要收回全市公交企业的经营权(三家国营公交企业除外),当年年底交通部门就收回了这些线路的经营权,这些没有营运许可证的公交车却在路上跑了近两年。

市交通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深圳市的公交车一般要求3个月进行一次二级维护,每年一次等级评定,在任意一个二级修理站对车辆进行检查。但对于没有营运证件的公交车,他坦承确实是监管空白。据其介绍,这些车辆无须年度技术等级评定,日常维修保养亦由企业自行展开,交通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车辆的技术状况,给行业安全监管增加了难度。

个案

沙井运输公司

率先响应整合 目前状况欠佳

“由于公司无正常经营收入,根本无法承担我们的工资、社保等最基本的费用支出,公司已不能维持正常运作。”昨日,沙井运输公司多名员工联系上本报,称深圳市公交特许经营改革方案实施后,该公司按规定于2008年10月1日将8条公交线路———755、756、757、758、779、780、781、782移交给深圳市西部公交汽车有限公司经营,但由于后续事项未相应解决,公司和员工的生存出现严重问题。由于工资不能发放,很多员工都要求上访、上告。

记者了解到,市人大代表樊建平、文汉根、曾柳英、颜继攀、祝锐胜等曾经为此专门向市人大提出议案,要求尽快批准该公司所置换的绿色出租车下地营运,并由政府财政拨款补贴该公司转让线路造成的损失,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和社会的稳定。

市交通局在给人大代表的回复中称,我市于2008年开展了公交资源整合工作,宝安区沙井镇运输有限公司作为退出企业,积极支持配合改革工作,率先与西部公交公司签订了公交资源移交协议。交通局在出租车调价后将启动置换“绿的”投放工作。届时将优先安排沙井公司的“绿的”先行投放。同时,沙井公司首次招标时的其中4条经营权到期线路共68台车辆未纳入补偿范围,对此,市交通局考虑到沙井公司转型困难,以及该公司为公交改革作出的贡献,经市政府批准,在下次“绿的”招标时,对沙井公司原本不具备补偿资格的4条经营权到期线路给予置换“绿的”经营权的补偿,最大限度照顾沙井公司需求。

专家说法

政府投入过少,可引进民间资本

“公交资源整合为什么阻力重重,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政府投入较少。”长期研究深圳公交改革的金卡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的张兴彬律师认为,公交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比如路网建设、车辆维护更新。但据他了解,深圳每年只补贴10亿元给公交公司,仅占全市财政支出1%,远远不能达到整合深圳公交资源。

前日市交委对外披露,将投5亿资金用于更新存在安全隐患的800辆公交车,车辆更新计划将在年内完成。但市交委公共运输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这5亿资金并不是属于财政拨款,而是政府财政借给三大公交专营公司,最后是需要返还的。

“从这个事情很能说明问题,三大专营公司自身的资金不足。”张兴彬律师说,在公交行业,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只能根据每年的财政状况考虑其发展建设资金和补贴,这就造成公交行业发展实际上是按政府的计划进行的。由于关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急需扩大完善公交线网和通行能力。但资金不足,公交企业难以开辟更多的新线路,技术后方场站设施与运营生产发展不配套,其结果是运力愈发不足,服务质量愈发低下。

“在公交市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是促进国有公交企业提高效率的外在动力。”张兴彬建议,政府应在监管的前掉下适度开放,引进民间资本。他认为,可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特许经营者,由政府特别授予其在一定时间、线路从事公交经营。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仅从总体上规划出让的线路、数量、期限等,加强监督,规范竞争秩序。为保证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在出让合同中需详细列出政府对企业经营准则的要求,企业必须实现承诺并定期接受政府管理部门的检查和评审。

市场化非病根,政府应重在监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研究人士表示,深圳市进行的公交整合,仍然缺乏一个明晰的路径。他表示,由于深圳市的公交运营已经延续了多年的市场化经营手段,这种方式是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应该把脉,搞清楚其病根在哪里。“实际上市场化经营并不是造成混乱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社会上大多数行业已经放开市场化经营,但并没有越来越混乱,反而在监管和规范的前提下越来越有序。

他表示,公交行业改革首先应该考虑加强市场监管的可行性,而不是政府的手直接伸到经营中来。这位专业人士认为越俎代庖式的整合,不但会在短期内存在问题,长期发展上也埋下了垄断经营的隐患。应当变闭门造车为开门改革,允许社会上存在的广泛争议,然后不断完善改革方案。

就当下而言,他认为公交整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存在阻力,因为政府不能够凭一纸文件就否定之前私营企业经营公交的合法性。“但至少政府可以发挥监管的本职。”他说,政府可以调控线路的规划,可以对车辆运行进行监督,甚至可以对线路的价格进行适度的限制,以保持一定的公益性。而限价之后,对运营企业,则可以减免部分税费,降低运营成本。

“包括这次的报废车事件,这本来就是政府监管范围内的事,而不是什么私企国企之间的差别。”他说,政府只要本着公益、公平、公开的原则,任何改革都是可以在协商中进行下去的。目前的公交整合,在遇到瓶颈之后也不代表就失败,不妨考虑变通多元的方式。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成希 杨涛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