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762217
haitao
从蓝牌车反思出租车管理模式
从蓝牌车反思出租车管理模式
类别:社会民生 作者:王晓 原创 浏览量:0  发布时间:2009-10-21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前日,深圳市公安局正式向媒体通报称,今后警方或将对开蓝牌车从事非法营运者依法实施拘留,乘客若提供虚假证词妨碍执行公务,也将遭遇行政拘留的处罚(见昨日《南方都市报》)。

民间以及网络上大多对“乘客若提供虚假证词妨碍执行公务,也将遭遇行政拘留的处罚”的条款存在争议,笔者也对此持保留意见,不过,这一点并非本篇评论所要讨论的重点。笔者更希望追问的是:蓝牌车营运为什么屡禁不止?严打蓝牌车营运是否可以采取更多的市场化手段,而不是单纯借助执法力量?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答案似乎很简单,因为蓝牌车营运有利可图,所以总是有人铤而走险。不过,这应该不是答案的全部,更接近真相的答案是蓝牌车营运有高额利润,有暴利,正如新闻所述“通常5000元至2万元就可买一辆车。非法营运者每月至少可赚7000元,一旦车被扣,罚款3万元,一般都不去处理,重新买一辆再从事非法营运。”而正规出租车每月必须交纳过万元的所谓月租费,两者的成本支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接下来的链条众所周知:出租车公司以较高价钱在拍卖时得到牌照,政府有关部门将这笔巨额收入纳入囊中,两者实际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利益关系。出租车公司将拍卖的成本逐年逐月转移到出租车司机身上,并进而转移到乘客身上。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脆弱的转移链条,因为它完全无法面对哪怕是合理的竞争,更遑论“不讲理的竞争”(比如蓝牌车营运);这同样是一个过于强硬的转移链条,当正规出租车遭遇蓝牌车吞噬利润时,司机向公司以及有关部门投诉,当然容易获得最强大的支持。因为,链条的继续维系意味着巨大的利润。

在我们承认出租车运营需要合理管理的前提下,其实各方也需要回应这样的质疑:出租车管理公司的存在一定是必要的吗?即使是必要的,它的运营成本真的需要那么高吗?有关部门如何看待出租车司机中广泛流传的关于出租车公司管理人员收入过高的传言?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基本没有看到过出租车公司透明公开的成本明细表。这就更使得博弈处于巨大的悬疑之中。

至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笔者更愿意从市民需求的角度来加以阐述。就笔者以及朋友、同事的切身感受来看,深圳的出租车数量是不够的。这一点,其实市民早已诟病日久。不过,由于巨大的利益作祟,向市场投放更多的正规出租车将在实际上遭遇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的强力反弹,因此,这一条路可谓艰难崎岖。一方面,以增加供给满足需求的道路走不通,另一方面,一些相对偏僻的社区因公交配套、道路设施没有及时跟上,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客观而言,出于安全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出租车司机多不愿前往偏僻社区候客、载客,这些区域当然也就成为蓝牌车凶猛生长的沃土。可是,这样的生长是与方便市民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二者几乎是双赢的结局,这一点难以否认。

所以说,过多地强调蓝牌车不安全,会诱发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其实对市民的警示作用不大。关键是市民的刚性需求客观存在,却又无法通过所谓正规出租车予以满足。更何况,多数乘坐蓝牌车的乘客对安全有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的评估,相关警示相形之下显得非常虚弱苍白,而这恐怕才是“乘客若提供虚假证词妨碍执行公务,也将遭遇行政拘留的处罚”条款可能出炉的真实原因。

□王晓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