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好文共赏: 贴子 238839
盘丝小仙
初识活佛
按佛教的说法,就是打个招呼也是前世的缘份

  回到竹庆刚下车,远远看见一个大公共汽车停在地质队住的乡政府院里,远处的土坡上坐着三三两两穿着红色袈裟的喇嘛们,张道安说这是县里的宗教会刚开完,派车送代表们回家。我马上想到可能巴伽活佛就在这里面。我们哥俩朝喇嘛的人堆走过去,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不远的前面有一个缓缓的山坡,山坡上有一个年轻的喇嘛戴着眼镜,迈着缓慢而优雅


的步子,后面两个老百姓,无限敬仰地跟在他身后有半步之遥,抬头仰望着他,对他说着什么。我迎面走过去,“啪”拍了一张照片。我准确地认定,他,就是巴伽活佛。

  “您是巴伽活佛?”

  “对,我就是巴伽。”活佛朝我们一笑,满口整齐的白牙。

  “我去了您的家,您的家很漂亮,我很想再去。”

  活佛算了一下,说两个月以后他的家乡有赛马节,纪念格萨尔王。他欢迎我们去作客。我们与活佛相约两个月以后再见。

  有人急匆匆催上车,汽车载着活佛很快消失了。

  后来活佛说起我们这段交往的事,他说特别奇怪,一见到我就好像我们一直认识,按佛教的说法,就是打个招呼也是前世的缘份。

  等着县里送活佛的车回来,我们又搭上了大公共车。那时期,我们到哪儿都无所谓。一搭上车,人家问,“你们去哪儿?”

  “你们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一听说要去的地方特远,我们哥俩一交换眼神,乐了。有一次搭了一个车,那人说去金矿,特远,我们俩乐坏了,管他到哪儿呢。一路颠得那个厉害,折腾得那个厉害,到了那儿住了没几天,走了。后来人家问你们去了哪儿,我也说不出来去了哪儿。

  开大公共车的司机叫方志文,当年因爸爸被打成右派,他也随着爸爸一起下放到乡下,成了四川邛崃的一个农民。方志文从小特别热爱文艺,多才多艺。文革期间总是穿着胶皮雨靴,假装少数民族跳“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从此热爱上了藏区。听人家说到德格开车就可以成为城镇居民,农转非,他就到了德格开大客车。

  在藏区开车道路非常艰险,从德格开车要翻海拔六千多米的雀儿山,恐怖之极。一般快到雀儿山之前,车里没有人说话,藏民嘴里都嘟嘟囔囔地念经。车到了山顶之后,“呜啊!”全车的人都一下子叫了起来,“索喽!呜——啦索喽!”他们往窗外抛撒龙达(就是印满经文的小纸片),激动啊!满天飘舞的经文!藏民的传统习惯里,每到一个山顶,都要用这种形式高声颂神。说白了,有一半是因为道路太恐怖,到山顶松了一口气,需要释放。

  我们跟着方志文玩了一路一直到德格,成了好朋友。他跟我们说好了,七月他到去阿须必经的叉路口玛尼干戈来等我们,送我们去阿须。

  藏区的朋友约会可以约在一年以后的某月某日在某个地方见面,据说还有约在十年以后见的,如果没死,百分之百都会去。大概是那里的人需要记住的事情不多,值得认真对待的事情也不多。不像我们没准会把约会搞混,穿帮了。两个月以后的约会那简直就是“马上”的意思。

  两个月以后,我们搭车到了玛尼干戈。方志文,准时就在那儿。
签名是什么?

小伙,你挺有福啊,能活到死啊!```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