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好文共赏: 贴子 241851
盘丝小仙
祭祀庆典
喇嘛们演唱格萨尔,实际做的是精神文明的事

  回到阿须正好赶上格萨尔王祭祀,寺庙的广场上正在跳藏戏。整个寺庙的喇嘛都参加,上百个面具做得极华贵漂亮,吉祥的乐舞、牦牛舞、狮子舞伴随着祭师跳格萨尔王,最后还要展大佛,巨幅的唐卡上画着莲花生大师——是他在公元7世纪时将佛教从印度传人西藏。




  庆典中的活佛真是非常气派和华贵。他坐在寺院的二楼,绝对地高高在上。

  寺院楼房的窗户都是落地木质的,一到庆典,喇嘛们就把窗廓卸掉,窗户整个洞然而开,就像是一个小的包厢和观礼台。

  活佛坐在楼上不时地抛撒糖果,那些小丑不时地插科打诨。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一个长寿老人带着一只孔雀,孔雀是用纸壳糊的,人在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孔雀跟着长寿老人,老人用拐杖敲敲点点着石板路,孔雀就顺着声音一步一步高抬着腿小心翼翼地跟着走,这时又传来笛子悠扬的伴奏声,用一句俗了的词,简直天籁,那感觉简直醉人。然后,被导引的孔雀来到活佛的窗下顶礼,叩长头,赞颂,活佛往楼下抛哈达,哈达里面都包着东西,有时候是钱,有时候是高级的糖果什么的,反正是好东西。长寿老人和孔雀一再地拜谢。

  随后狮子又冲着楼上打滚、跳舞,老百姓也一个劲儿地狂呼,精彩非凡、热闹非凡。这样的庆典一方面娱神,神要来检验他们是否信仰虔诚。也许,神就化妆成一个远方来的乞丐混在人群中。这庆典又是在娱佛,佛是人间的活佛,老百姓现世中尊敬的巴伽活佛。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娱人,喇嘛们是在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感谢一年来一方百姓对他们的供养,他们尽职尽责地给百姓以精神关怀,实际上喇嘛们做的是精神文明的事。

  在狮子、老虎之舞达到高潮的时候,一个康巴汉子放土铳(大炮),轰轰两响之后,一阵枪声齐鸣,真正的小口径步枪、半自动步枪开始对天鸣放。小孩满地爬着捡子弹壳,虔诚的老百姓匍匐在地,给高高在上的活佛叩长头、顶礼。那场面真叫过瘾。我们想象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坛城,天人合一的圣境也不过如此。

  为了把这个场面纪录下来,我扛着摄像机上窜下跳,一会上楼一会到人群中追着喇嘛拍,差点没累昏过去。这是我最后一次亲自操机。

  第二年同样的节日,我已经坐在活佛的旁边向阿须的百姓们抛撒哈达、糖果,委实地享受了一把。我想皇帝也不过如此吧!芸芸众生就在你的脚下。在广场的右上角最前面的条凳上坐着当地政府最高领导,这是民众里面最尊贵的位置,右首为尊嘛!仪式中间,他们会在喇嘛的引领下上楼到活佛的房间里作客,喝茶,活佛会送给他们一些礼品,他们和活佛互献哈达,然后坐上一个小时,再回到人民群众中间。

  藏族演戏的概念和我们的概念不一样,一演就演三天,而且这已经很精简了。据说历史上曾一演就演一二个月。西藏传说的第一座寺庙桑耶寺建成以后,整个宴会和庆典持续了五年还是七年呀!

  阿须演的是格萨尔大王从天降生到赛马称王到八方征战到传播佛法到被打人地狱里面到最后回升天堂的业绩。喇嘛的舞蹈非常阳刚,寺庙几百个僧人全体出动,都戴着面具浩浩荡荡,很是壮观。

  格萨尔是藏族民间史诗里的英雄,它从7世纪以来佛教和苯教争斗时就开始流传,大概形成于11世纪前后,延续了几百年逐渐创作形成,至今传唱不衰。

  史诗记载了格萨尔大王作为部落首领带着藏民族东征西讨,弘扬佛法,到处征讨妖魔,建立人间天国的故事。描绘了早期西藏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有几十万行。而荷马史诗不过就两万多行。

  按史诗的传说,格萨尔大王降生在古代康巴地区一个叫岭国的地方。而阿须这一带过去就是岭冲土司统治。岭冲土司是岭国的后裔,他的家族一直被认为是格萨尔大王家族的后裔。传说格萨尔大王就在古代一个叫邓科的地方诞生,阿须草原就属古代邓科的范围。史诗里唱的山山水水和地貌跟阿须完全吻合。

  对他在这儿降生藏学界争议不大。至于格萨尔是哪儿的人,争议是有的。格萨尔大王主要的征战是在青海的果洛一带,那儿有一个格萨尔大王纪念地,人们一般认为那儿也是格萨尔大王的家乡。因为格萨尔少年称王后就在青海一带开创他的事业了。阿须自古以来就有祭祀格萨尔大王的传统,他十四岁的时候赛马称王也是在这儿。每年举行的赛马会就是纪念他赛马称王。跳藏戏是为了纪念他传播佛法,降妖伏魔的业绩。
签名是什么?

小伙,你挺有福啊,能活到死啊!```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